首页 必修四册 精品解析:湖南省麻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精品解析:湖南省麻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三校期中调研考试 政治 一、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 1.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三校期中调研考试

政治

一、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

1.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正确。

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②正确。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④正确。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 据研究,夏商时期《尚书·洪范》最早记载“五行”:水、火、木、金、土是世界本原;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又以“相克”和“相生”揭示了“五行”之间的关系(如图)。中国古代的“五行”说(  )

①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②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③含有形而上学思想

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夏商时期《尚书·洪范》最早记载“五行”:水、火、木、金、土是世界本原,这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又以“相克”和“相生”揭示了“五行”之间的关系,这表明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题干中反映的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思想强调的是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问题,题干中反映的是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属于辩证法的思想。故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它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之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它(   )

①正确地反映和总结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 ②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 ④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它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之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它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②③符合题意。

①: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是对世界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的正确反映和总结,排除①。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题干的主题是“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之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因,选项④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④。 

故本题选C。

4.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也许经过多少亿年,多少万代生了又死……而地球,一个像月球一样死寂的冰冻的球体,将在深深的黑暗里沿着越来越狭小的轨道围绕着同样死寂的太阳旋转,最后就落到太阳上面。”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   )

A. 辩证法认为每一种既成的物质形式都是永恒的

B. 天有常道,地有常数,规律是不变的

C. 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D. 面对自然力量,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C:材料中“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说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C符合题意。

A: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以不断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而不能说辩证法认为每一种既成的物质形式都是永恒的,A说法错误。

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但规律并不是不变的,B说法错误。

D:自然界是客观的,但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 分享经济是“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闲置资源,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具有成本小、灵活性高等特点。从分享经济模式中,我们可以悟出(  )

①联系是客观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②联系是具体的,应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与事物相关的各种条件 

③联系是多样的,应该打破事物的本质联系以丰富事物发展形式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事物联系的方式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分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重构闲置资源,打破原有的商业规则,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体现了人们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与事物相关的各种条件,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创建新联系,①②符合题意。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本质联系不能被打破,只能被认识和利用,③排除。

④: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A。

6.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商贸发展的需要,不断有一些道路的走向发生变化,有一些被废弃,也有一些被改建成新道路,把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③人可以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体联系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随着商贸发展的需要,“丝绸之路”有一些道路被废弃,也有一些被改建成新道路,把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这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可以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体联系,①③正确。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自在事物的联系则不具有该特点,②错误。

④:题目中体现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 在国际讲台上,习近平主席经常借中国古代的诗词、格言,为当今世界的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下列与习近平历次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引用的诗词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③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④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体现了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远大志向。“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强调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习的目标在于实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体现了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扬帆起航,奋勇前进。据此可知,①④两项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符合题意;②项与其他各项、③项与其他各项体现的哲理均不一致。答案选C。

8. 原创萎靡,盖因社会浮躁、急功近利。曹雪芹如果有几家出版社催稿,恐怕不可能将一部《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司马迁隐忍半生,仅为完成一部《史记》,因此字字饱蘸血泪,句句蕴含深情。这表明

①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前提,要注重量的积累

②我们要脚踏实地,避免陷入生物学的“激变论”

③注重量的积累比抓住时机更为重要

④要发挥顽强拼搏精神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强调了做事情不要急功近利,要一步一步来,做好量的积累,因为质变要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够实现,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我们要脚踏实地,避免陷入生物学的“激变论”,①②适合题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说谁更重要,③是错误的;精神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9. 在己亥年的邮票中,公猪母猪、黑猪白猪、大猪小猪“五福齐聚”,其乐融融,体现出“全家福”的概念,也寄托了新春时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这枚邮票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

①在对立统一中形成和谐                    ②融入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

③创造了生动的自然世界                    ④在创作共性之中孕育着个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己亥年的邮票上展现了公猪母猪、黑猪白猪、大猪小猪“五福齐聚”,其乐融融,这体现了在对立统一中形成和谐,①符合题意;同时也寄托了新春时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这一设计融入了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而不是创造自然世界;④说法错误,在个性创作中孕育着共性。所以本题选A。

【点睛】本题易错选④。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10. 大气中尘埃等物质大量增加,使大气中的气溶胶物质增多,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加强,削弱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气温下降,就像是一把太阳伞一样遮挡住了太阳,影响了地面气温变化,这种作用便称为“阳伞效应”。“阳伞效应”的产生一方面使阴、雾天气增多,影响城市交通;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这说明(  )

A. 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 人们只能在尊重和顺应规律中接受自然界的变化

C. 认识水平的提高可以杜绝人类实践活动的危害

D. 消除矛盾的斗争性有助于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阳伞效应”的产生一方面使阴、雾天气增多,影响城市交通。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这说明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B说法错误,认为“人们只能在尊重和顺应规律中接受自然界的变化”的观点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说法错误,认识水平的提高不能杜绝人类实践活动的危害;D说法错误,不能消除矛盾的斗争性;正确选项为A。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1. 人工智能机器人“AI医生”能“读图”识别影像,能“认字”读懂病例,甚至像医生一样“思考”,还能通过自身“学习”大量病例和医学知识来完成初步诊断,出具诊断报告,给出治疗建议。人工智能医疗正从前沿技术转变为现实应用。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AI医生的实践活动能够缓解我国医疗人力资源紧张的现状

②AI医生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有助于提高人类医疗水平

③AI医生受到广泛关注说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需要

④AI医生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诊断结果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选项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AI医生只是人类的工具,不能进行实践活动。③选项错误,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属性两方面决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医生”能“读图”识别影像,能“认字”读懂病例,甚至可以出具诊断报告,给出治疗建议等,这说明了AI医生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有助于提高人类医疗水平,②正确。AI医生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虽然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甚至通过自身“学习”大量病例和医学知识来完成初步诊断,但是其诊断结果仍然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④正确。选C。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12. 浩瀚星空中,黑洞是极神秘又惹人遐思的天体。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到惠勒提出“黑洞”概念,再到霍金提出“黑洞是时空的扭曲者”……现在,经过十多年准备,四大洲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一个如同地球直径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终于拥有了一张“正面照”。“黑洞”的探索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科学试验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

③认识具有摆脱实践的预见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经过十多年准备,四大洲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一个如同地球直径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终于拥有了一张“正面照”,这说明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说法错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实践最基本的形式;③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不能摆脱实践;④符合题意,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到惠勒提出“黑洞”概念,再到霍金提出“黑洞是时空的扭曲者”……再到现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终于拥有了一张“正面照”,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正确选项为B。

【点睛】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①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总要受到现实具体的认知水平、实践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制约;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类对事物的探索具有反复性,并非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③认识的客体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时代延续的。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具有无限性。人类探索世界的过程永无止境,时代延续。

13.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3月31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据悉,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专业至此正式进入本科专业大家庭。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3月31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能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④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14. 下列古语古训与其哲理相一致的是

A.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矛盾具有普遍性

B.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整体处于主导地位

C.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说法错误,诗句的含义为鞋子不必相同,只要它能适合脚;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只要它能有利于人民。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体现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B说法错误,诗句含义为大厦的建成,不能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广阔润泽,也不是仅凭一条河流汇聚而成的。这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说法错误,诗句的含义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这体现的是实践的重要性。

D说法正确,诗句的含义是政治之所以兴盛,因为顺应民心;政治之所以衰败,因为违背民心。体现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故选D。

15. 地处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林场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50多年来,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传承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三代塞罕坝人的事迹(   )

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诠释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说明了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体现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主要说明三代塞罕坝人将荒原沙地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没有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①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三代塞罕坝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没有涉及人是价值的享受者,③不符合题意。

②③: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传承接力,诠释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说明了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 在山东省文登市环山街道办事处宋家沟小区,有一位名叫林基文的退休老教师,他20多年如一日地为小区义务修路、扫街,小区内的一条主路因此被大家称为“老林路”。材料中的林老师(  )

①因为得到大家认可而实现了人生价值

②通过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

③因为创造了价值而实现了人生价值

④因为满足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实现了人生价值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②③④均适合题意;①是对人生价值的错误理解,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稻上山,这一“水稻旱种”的颠覆性技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的最新农业科研成果。

云南山多地少,良田更少,是全国粮食产销平衡区,藏粮于技对于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尤为重要。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科技攻关基地蒿枝坝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针对这一问题,朱有勇院士团队结合云南实际,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初步实现了“水稻上山”,为解决山区农民口粮问题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朱有勇院士团队成功地解决了“水稻上山”的两个难点,也是两个创新点:一是水稻旱地分蘖技术,二是旱地除草技术,有效破除了过去传统种植技术下旱稻产量不高的局限,切实盘活了山区农民的土地,使荒山变粮仓。

结合材料,说明朱有勇院士团队“水稻上山”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朱有勇院士团队从云南山多地少、良田更少和蒿枝坝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的实际出发,作出了为解决山区农民口粮问题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的决定。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以及“攻克‘水稻上山’要解决两个难点”的思想指导下,朱有勇院士团队攻克了难关,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使荒山变粮仓,为解决山区农民口粮问题作出了贡献。

【解析】

【分析】背景材料:朱有勇院士团队的“水稻上山”

考查知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

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朱有勇院士团队的“水稻上山”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有勇院士团队结合云南实际,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可联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有效信息②:“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可联系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等有机融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回归祖国后,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壮阔洪流中,敢为天下先,敢做弄潮儿,发挥连接祖国内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窗口作用,为祖国创造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奇迹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继续保持高度自由开放、同国际规则顺畅衔接的优势,在构建我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一定能够同祖国人民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说明如何让香港的明天更美好。

【答案】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香港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香港要在中央政府引领下,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所需,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强盛。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考点考查:整体与部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所学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说明如何让香港的明天更美好。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继续保持高度自由开放、同国际规则顺畅衔接的优势,在构建我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可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香港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有效信息②: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壮阔洪流中,敢为天下先,敢做弄潮儿,发挥连接祖国内地同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和窗口作用,为祖国创造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的奇迹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可联系部分影响整体,香港要在中央政府引领下,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国家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国这十年,涉及9000多万人的脱贫攻坚,需要前所未有的精准到人——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需要规模巨大的精准组织——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队;需要实事求是的精准施策——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一个个生动故事,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答卷。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享有更多实惠,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十年脱贫攻坚是如何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

【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②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结合实际,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到人、精准组织、精准施策,取得显著成果。

③脱贫攻坚的成果验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乡村振兴战略

考点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有关知识,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可联系教材知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关键词②:涉及9000多万人的脱贫攻坚,需要前所未有的精准到人→可联系教材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③: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享有更多实惠,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可联系脱贫攻坚的成果验证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蓝图已经经号角已经吹响,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都在征途上。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国家博参观“复兴之路”陈列馆,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闭久,习近平总书记又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址和南湖红船,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瞻仰延安革命根据地,要求在新的赶考之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从上海到浙江嘉兴再到延安,弘扬以伟大建党精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沿着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前行的足迹来回望历史,就是要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坚定前进方向。

(1)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分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我们走好新奋斗之路的时代价值。

(2)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次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国家博物馆和革地时提出的“中国梦”、强调的“不忘初心使命”、要求“交出新的优异答卷”是相承、与时俱进的。请你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写一份发言提纲。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答案】(1)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革命文化的精华(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为我们走好新征程奋斗之路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安排,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等级水平等级描述
水平4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主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主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主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考点考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要求考生分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我们走好新奋斗之路的时代价值。需要调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从意义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可联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说明伟大建党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华,能够为我们走好新征程奋斗之路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要求考生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写一份发言提纲。需要结合材料与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联系实际分析作答。具体可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等角度分析,本题答案不固定,考生只要能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3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