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上册 群文阅读导读单:视通万里意化桥——“毛泽东诗词的中国气派”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

群文阅读导读单:视通万里意化桥——“毛泽东诗词的中国气派”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

视通万里意化桥 ——“毛泽东诗词的中国气派”群文阅读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认识毛泽东壮志凌云、激情澎湃的诗人形象。 2.探究鉴赏,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非凡气势,体会其深植于心的…

视通万里意化桥

——“毛泽东诗词的中国气派”群文阅读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认识毛泽东壮志凌云、激情澎湃的诗人形象。

2.探究鉴赏,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非凡气势,体会其深植于心的民族品格。

【知识链接】

1.沁园春·长沙(1925年)(见教材)

【注】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范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1918年4月,抱着救国救民的理念,开展了早期的社会活动。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1920年,毛泽东再度返回长沙,那时他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2年,毛泽东在安顺曾经组织过工人补习学校,同年又领导过长沙土木工人罢工,促进了湖南省总工会的成立,后来被通缉,在1925年又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8月28日,毛泽东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常游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时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求学生活和社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首词。

2.《七绝·改诗赠父亲》(1910辛亥革命前夜)

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毛泽东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以作告别。

3.《采桑子·重阳》 (1929年10月) (见教材)

    【注】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在会上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加强,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遭到部下的反对;身染疟疾,缺乏科学的医治,并且在永定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一点儿被捕;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城继续养病,却没有恢复前委书记的职务。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4.《长征》(1935年)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5.《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6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月27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2月28日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作笔写下该词。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诗人的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这首诗词。

6.《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见教材)

【注】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

【任务呈现】

大声朗读表格给定的篇目,结合提供的信息或其他资料完成空格部分。

作    品创作时间选用材料思想情感表达技巧思想价值
《沁园春·长沙》1925年    
《七绝·改诗赠父亲》1910辛亥革命前夜    
《采桑子·重阳》  1929年10月    
《长征》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总结特点     

【课后巩固】

1.背诵这六首诗。

  2.课后摘抄毛泽东诗词名句。(写在摘抄本上)

  3.请结合作品,自定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毛泽东诗词小论文。

                    标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132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