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下册 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精品解析: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

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摇,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挟“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的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的种子。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最终,几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可小说的结尾又说兰桂齐芳,贾兰考中了举人,贾宝玉有一个遗腹子,那么,曹家是不是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小说含而未露。小说中求长生的死了,望情爱的断了,想长久的败了。从《易经》的观点来看,就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静极而动。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不有情,甚至对父亲小书房里一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幻境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作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一人。多病而入佛门的妙玉和厌弃世俗而出家的惜春,都是因为惧怕风尘肮脏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才向往空门的清净世界,这不过是小乘佛教的“自度”。但可悲的是,依据《红楼梦》第五回的伏笔,恐怕妙玉“欲洁何曾洁”,到头来红颜屈从枯骨,连“自度”也难以达成了。

摘编自成中英、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材料二:

《红楼梦》艺术描写的重大突破之一在于它把客观性的描写和主观性的描写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红楼梦》对生活的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原始、丰富、多样和复杂,可以说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虽然大体而言,《红楼梦》只写了一个大家族的生活,但涉及的生活面是很宽的。我们甚至于可以说,生活有多么辽阔《红楼梦》描写的世界就有多么辽阔。问题还不完全在作者反映生活的辽阔上面,而更在对待生活的忠实把握上面。即作者从尊重生活固有的逻辑去写,“尊重”笔下每一个人物自身的性格轨迹,不把他们当傀儡,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人物上面,随意进行褒贬,哪怕是贾政、王夫人、王照凤,作者也能很客观地加以对待,让他们说他们所说,做他们所做,充分写出了他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者不论同情谁,厌恶谁,决不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露出来。作者喜爱林黛玉、贾宝玉、晴雯、鸳鸯等,但他尽力把这种喜爱隐藏起来;作者厌恶贾母、贾赦、贾珍、贾琏、王照凤、薛宝钗等,他也尽力把这种厌恶隐藏起来。诚如曹雪芹自己所说的:“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红楼梦》描写的客观性又不是“冷”的,它是“热”的。或者说它的描写又是最主观的,因为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诗情画意的审美体验,充分地艺术地渗透进对生活的描写中,形成了“冷眼深情”的艺术特征。或者说,作者对描写素材进行了熔铸和提炼,加以审美化和诗化,似乎每一回都留下了曹雪芹诗人的体温,灌注了他的心血,让人感受到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生气勃勃的,趣味盎然的,读者不能不为他的描写所感染和感动。诚如作者自己所云:“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字字是血”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

最客观又最主观,在《红楼梦》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张力的冷眼深情般的艺术悖论,正是这艺术悖论,使《红楼梦》的生活世界既超越了客观的世界,又超越了主观的世界,真正寻找到艺术的世界。

(摘编自童庆炳《<红楼梦〉“红学”与文学经典化问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雪芹在清代佛学盛行、百姓深受佛教影响的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B. 《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不仅宝黛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祸也在交。

C. 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变化符合《易经》的观点:否极泰来、乐极生悲、静极而动。

D. 曹雪芹容观地对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不表露好恶,充分表现他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有情世界中,缘分和情谊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情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B. 只有达到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达到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

C. 《红楼梦》对生活的描写,不仅丰富、辽阔,而且忠实,主客观描写被艺术地融合在一起。

D. 《红楼梦》的描写是“热”的,是最主观的,是因为曹雪芹将审美体验渗透进作品中。

3. 下列选项,更侧重“客观性的描写”的一项是(    )

A.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B.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4.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分别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红楼梦》,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这段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瓣),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王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答案】1. B    2. B    3. C    

4. ①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首段总领全文,指出“《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然后分别从变化无常的世界、有情世界、虚空世界三个方面加以阐释。②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即“《红楼梦》艺术描写的重大突破之一在于它把客观性的描写和主观性的描写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分别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概括。    

5. ①这段文字体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爱花、惜花的感情。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他们对花的怜惜,体现了《红楼梦》的艺术美感,也体现出有情世界。②“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即便是高雅脱俗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也不能舍弃“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变化无常的”错误,应该是“《红楼梦》的生活世界是变化无常的”。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只有达到了……才能达到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错误,应该是“必须舍弃了……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庞大的战船像一根羽毛一样轻,是主观性的描写。

B.“志在千里”“壮心不已”都是写心理感受,是主观性的描写。

C.更侧重客观性的描写,没有明显的主观性的描写。

D.用北斗七星组成的勺子斟酒,把天地万物当作宾客,是主观性的描写。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首段总领全文,“《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指出“《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然后“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分别从变化无常的世界、有情世界、虚空世界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②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即“《红楼梦》艺术描写的重大突破之一在于它把客观性的描写和主观性的描写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然后“作者不论同情谁,厌恶谁,决不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露出来”“《红楼梦》描写的客观性又不是‘冷’的,它是‘热’的。或者说它的描写又是最主观的,因为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诗情画意的审美体验,充分地艺术地渗透进对生活的描写中,形成了‘冷眼深情’的艺术特征”,分别从“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概括。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材料一“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题目所给这段文字体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爱花、惜花的感情。宝玉怕花被践踏,把花撂在水里;而黛玉更是心细,怕花被脏水玷污,做了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他们对落花的感情真挚而自然,正如材料一所说,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他们对花的怜惜,体现了《红楼梦》的艺术美感,也体现出有情世界。

②材料一“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即便是高雅脱俗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也不能舍弃“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四的故事

萧红

红眼睛的、走路时总爱把下巴抬得很高的王四,只要人一走进院门来,那沿路的草茎或是孩子们丢下来的玩物,就塞满了他的两只手。有时他把拾到了的铜圆塞到耳洞里:“他妈的……是谁的呀?快来拿去!若不快些来,它就要钻到我的耳朵不出来啦……”他一面摇着那尖顶的草帽一边蹲下来。

孩子们抢着铜圆的时候,撕痛了他的耳朵。

“啊哈!这些小东西们,他妈的,不拾起来,谁也不要,看成一块烂泥土;拾起来,就都来啦!你也要,他也要……好像一块金宝啦……”

他仍把下巴抬得很高,走进厨房去。他住在主人家里,十年或者也超出了。但在他的感觉上,他一走进这厨房就好像走进他自己的家里一样,已经觉察不出这厨房是被他管理的意思,仿佛已经是他的所有了!这厨房,就好像从主人的手里割给了他似的。碗橱的二层格上扣着几只碗和几只盘子,三层格上就完全是蓝花的大海碗了。至于最下一层,那些瓦盆,哪一个破了一个边,哪一个盆底出了一道纹,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有时候吃完晚饭在他洗碗的时候,他就把灯灭掉,他说是可以省下一些灯油。

他的生活就和溪水上的波浪一样:安然,平静,有规律。主人好像在几年前已经不叫他“王四”了,叫他“四先生”。从这以后,他就把自己看成和主人家的人差不多了。

但,在吃饭的时候,总是最末他一个人吃;支取工钱的时候,总是必须拿着手折。有一次他对少主人说:“我看手折……也用不着了吧!这些年……还用画什么押?都是一家人一样,谁还信不着谁……”他的提议并没有被人接受。再支工钱时,仍是拿着手折。十几年来,他也就褥子里、枕头下,换来换去,保护着他的手折。手折也换过了两三个,因为都是被画满了押,盖满了图章。

另外一次,他又去支取工钱,少主人说:“王老四……真是上了年纪……眼睛也花了,你看,你把这押画在什么地方去了呢?画到上次支钱的地方去啦……”

王四拿起手折来,一看到那已经歪到一边去的押号,他就哈哈地张着嘴:“他妈……”他刚想要说,可是想到这是和少主人说话,于是停住了。他站在少主人的一边,想了一些时候,把视线经过了鼻子之后,四面扫了一下,难以确定他是在看什么:“‘王老四’……不是多少年就‘四先生’了吗?怎么又‘王老四’呢?”他走进厨房去,坐在长桌的一头,一面喝着烧酒,一面想着:“这可不对……少主人怕也变了心肠……今年一定有变。”于是又看了看手折:“若把手折丢了,我看事情可就不好办!没有支过来的……那些前几年就没有支清的工钱就要……我看就要算不清。”这次,他没有把手折塞进枕头去,就放在腰带上的荷包里去了。

王四好像真的老了,院子里的细草,他不看见;下雨时,就停在院心的孩子们的车子他也不管了。夜里很早他就睡下,早晨又起得很晚。牵牛花的影子,被太阳一个一个地印在纸窗上。他想得远,他想到了十多年前在山上伐木头的时候……他就像又看到那白杨倒下来一样……哗哗的……他好像听到了锯齿的声音。他又想到在渔船上当水手的时候:那桅杆……那标杆上挂着的大鱼……真是银鱼一样。他又接着想:十五岁离开家的那年……在半路上遇到了野狗的那回事……他摸一摸小腿:“他妈的,这疤……”他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疤了。

他常常检点着自己的东西,应该不要的,就把它丢掉——破毯子和一双破毡鞋,他向换破东西的人换了几块糖球来分给孩子们吃了。

他在扫院子的时候,遇到了棍棒之类,就拿在手里试一试结实不结实……有时他竟把棍子扛在肩上,试一试挑着行李可够长短?若遇到绳子之类,也总把它挂在腰带上。

闲下来他就坐在井台旁边去,一边结起那些拾得的绳头,就一边计算着手折上面的还存着的工钱的数目。

秋天的晚上,他听到天空的一阵阵的乌鸦的叫声,他想:“鸟也是飞来飞去的……人也总是要移动的……”于是他的下巴抬得很高:“到渔船上去还是到山上去?到山上去,怕是老伙伴还有呢?渔船,一时恐怕找不到熟人,可不知道人家要不要……”站在席子上面,做着张帆的样子,全身痉挛一般振摇着:“还行吗?”他自己问着自己。

河上涨水的那天,王四好像又感觉自己是变成和主人家的人一样了。他扛着主人家的包袱,扛着主人家的孩子,把他们送到高岗上去。

“老四先生……真是个力气人……”他恍恍惚惚地听着人们说的就是他,后来他一留意,那是真的……不只是“四先生”,还说“老四先生”呢!他想:“这是多么被人尊敬啊!”于是他更快地跑着,直到那水涨得比腰还深的时候,他还是在水里面走着。一个下午他也没有停下来。

主人们说:“四先生,那些零碎东西不必着急去拿它;要拿,明天慢慢地拿……”

他说:“那怎么行!一夜不是让人偷光了吗?”他又不停地来回地跑着。

他的手折,不知在什么时候离开了他的荷包,沉到水底去了。他发现了自己的空荷包,他就想:“这算完了。”他就把头顶也淹在水里,那手折是红色的,可是他总也看不到那红色的东西。他说:“这算完了。”

他站起来,向着高岗走过来。水湿的衣服冰凉地粘住了皮肤。他抖擞着,他感到了异样的寒冷,他看不清那站在高岗上屋前的人们。只听到从那些人们的方向传来的笑声:

“王四摸鱼回来啦!”“王四摸鱼回来啦!”

1936年

(有删改)

6. 下列关于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四虽然每次说话几乎都是“他妈的”打头,但并没有多大恶意,反倒不乏温情,例如对孩子们总是那么慈爱:耳洞里掏铜圆,卖破烂,买糖球等。

B. 文中三次提到王四把下巴抬得很高,集中表现出王四觉得自己跟主人“一家人一样”的心理优越感,这是家中的其他佣人不可匹及的。

C. 文中加点句强调了王四单方面对成为主人家中的一员的渴望,这也是他一直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主人家中的大小事务的精神动力。

D. 小说结尾处写到手折的丢失让王四感觉到“异样的寒冷”,这不仅是他身体的寒凉,更是他精神寄托的彻底崩塌。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年一定有变”是行文中一处关键的转折点。少主变心,王四准备离开,手折丢失,都是王四的这一预言预示出来的。

B. 结尾处用反复的手法,强化着人们对王四的看法:摸鱼的王四、让人笑话的王四。这与一直追求身份认同的王四的努力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意味。

C. 文中使用了很多省略号,意蕴丰富。譬如王四向少主提议不用手折的那一部分,就将王四的犹疑与渴盼、少主的刻意与无情充分展现出来了。

D. 行文凸显了各种变换与不变:主人换了,称呼换了,手折也换了好几个;但王四的梦想没变,主人的阶级优越感没变。这其中暗含深意,令人唏嘘。

8. 年老的王四回想自己伐木,当水手,被狗咬等青春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

9. “手折”这个中心意象凝聚了小说的意蕴与题旨,请结合小说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6. B    7. A    

8. ①补充人物经历,丰满了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内容。
②为下文他想要离开并为此做准备情节做铺垫。
③青春的美好与晚景的可悲、现实的残酷形成对比,渗透着人生的凄凉感,令人领略出无奈、孤独的人生况味。    

9. 意蕴:“手折”是王四兑换工钱的折子,是王四被雇佣身份的象征。
题旨:
①“手折”是严酷的社会等级差异的象征。王四视主人家为自己家,希望取消手折、受到信任,但主人却捍卫着自己的阶级优势,不容王四半点逾越。
②“手折”也是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见证。作为身份卑微的仆役,王四善良忠诚,努力劳作,只想争得一个“家人”的身份,可主人只把他当工具。手折的遗失令他连苟且在主人家生存的机会都可能没有了,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与悲哀。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

B.“心理优越感”错误。第三次提到王四抬下巴是在他有准备离开主人家的心思后,也就是说是在“成为主人家的一员”的幻想破灭之后,所以这一次没有表现出心理优越感,而是真正的自尊心的回归。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A.“都是王四这一预言预示出来的”错误。除了“王四准备离开”是这一预言预示出来的,其他都不是。少主对王四的态度一直没变过,手折丢失是个意外。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由“他想得远,他想到了十多年前在山上伐木头的时候……他就像又看到那白杨倒下来一样……哗哗的……他好像听到了锯齿的声音。他又想到在渔船上当水手的时候:那桅杆……那标杆上挂着的大鱼……真是银鱼一样。他又接着想:十五岁离开家的那年……在半路上遇到了野狗的那回事……他摸一摸小腿:‘他妈的,这疤……’他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疤了”可知,年老的王四回想自己伐木,当水手,被狗咬等青春往事,补充人物经历,丰满了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内容。

由“他想:‘鸟也是飞来飞去的……人也总是要移动的……’于是他的下巴抬得很高:‘到渔船上去还是到山上去?到山上去,怕是老伙伴还有呢?渔船,一时恐怕找不到熟人,可不知道人家要不要……’”可知,为下文他想要离开并为此做准备的情节做铺垫。

由“他想得远,他想到了十多年前在山上伐木头的时候……他就像又看到那白杨倒下来一样……哗哗的……他好像听到了锯齿的声音。他又想到在渔船上当水手的时候:那桅杆……那标杆上挂着的大鱼……真是银鱼一样”“从这以后,他就把自己看成和主人家的人差不多了”“少主人说:‘王老四……真是上了年纪……眼睛也花了,你看,你把这押画在什么地方去了呢?画到上次支钱的地方去啦……’”“王老四’……不是多少年就‘四先生’了吗?怎么又‘王老四’呢?”“他站起来,向着高岗走过来。水湿的衣服冰凉地粘住了皮肤。他抖擞着,他感到了异样的寒冷,他看不清那站在高岗上屋前的人们。只听到从那些人们的方向传来的笑声:‘王四摸鱼回来啦!’‘王四摸鱼回来啦!’”可知,青春的美好与晚景的可悲、现实的残酷形成对比,渗透着人生的凄凉感,令人领略出无奈、孤独的人生况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重要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意蕴:

由“但,在吃饭的时候,总是最末他一个人吃;支取工钱的时候,总是必须拿着手折”可知,“手折”是王四兑换工钱的折子,是王四被雇佣身份的象征。

题旨:

由“有一次他对少主人说:‘我看手折……也用不着了吧!这些年……还用画什么押?都是一家人一样,谁还信不着谁……’他的提议并没有被人接受”可知,“手折”是严酷的社会等级差异的象征。王四视主人家为自己家,希望取消手折、受到信任,但主人却捍卫着自己的阶级优势,不容王四半点逾越。

由“十几年来,他也就褥子里、枕头下,换来换去,保护着他的手折。手折也换过了两三个,因为都是被画满了押,盖满了图章”“另外一次,他又去支取工钱,少主人说:‘王老四……真是上了年纪……眼睛也花了,你看,你把这押画在什么地方去了呢?画到上次支钱的地方去啦……’”“若把手折丢了,我看事情可就不好办!没有支过来的……那些前几年就没有支清的工钱就要……我看就要算不清”“他的手折,不知在什么时候离开了他的荷包,沉到水底去了。他发现了自己的空荷包,他就想:‘这算完了。’”“他站起来,向着高岗走过来。水湿的衣服冰凉地粘住了皮肤。他抖擞着,他感到了异样的寒冷”可知,“手折”也是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见证。作为身份卑微的仆役,王四善良忠诚,努力劳作,只想争得一个“家人”的身份,可主人只把他当工具。手折的遗失令他连苟且在主人家生存的机会都可能没有了,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与悲哀。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茂忠,其先彭城人。后世徙居庐陵安城,因家焉。氏族寔繁。时庐陵鹧鸪洞盗有吴先者独奸猾凡计诱皆莫之信捕之不获。茂忠遂鞭所亲信二人,诈得罪奔先,示以创,先果信而勿疑,未逾月斩先首,其徒遂溃,州里庆之。郡录功复入金陵,后主[注]署吉州在城兵马都押卫,锡赍优厚。复遣还,与郡守同修营版筑,众迨方数,皆悦从之,后未期而就。复召入,授袁州萍乡制置使,委以捍湘潭之境。既至抚缉士庶,明法令,步骑精练若指其掌。王师初围金陵,茂忠抚巡界上,因兴兵纵猎,无何,逐兽出界。而潭人拒之,茂忠怒乘胜掠至沣陵而还。时潭衡巡检使祖泪谋欲袭取。会冬至日茂忠必宴会,乃率步骑及潭民迨数千而至,缘边营栅,皆遁望楼,烽烟骤起,报骑亦至。茂忠乃会群吏议,众汹汹不能谋,唯茂忠颜色自若,因命酒,既数行,报骑又至,众请行,茂忠笑谓之曰:“今日将旰,如出师则主将不利。”遂使间道往设伏兵,焚绝桥渡。亭午,而行十许里,与潭师遇,遂合战。追晡胜负之势未决,茂忠乃舍骑,亲入敌阵。少却,因乘胜急击,众大奔溃退,遇伏兵,桥道既绝赴水溺者几尽。后主加茂忠功绩迁袁州刺史,其余军佐僚属进职有差。寻以建康不守,后主为虏。时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结之,以抗不顺,属令坚死而事寝。既至京师,上曰:“江南被陷,国已亡矣。何仍掠朕边邑而残贼士卒?”茂忠对曰:“臣受李氏国恩,唯忠勇是奋。虽陛下亲征,亦当殒身不顾。”太祖见其诚索,待之颇厚,乃授登州刺史之任。

(选自《江南野史》,有删改)

[注]后主,南唐末代君主李煜。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时庐陵鹧鸪A洞盗B有吴先者C独奸猾D凡计诱E皆莫之F信G捕之H不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家焉”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焉”字含义相同。

B. 版筑,我国古代修建墙体的一种技术,把土夹在木板中间,用杵捣坚实筑成墙。

C. “后未期而就”与“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就”字含义相同。

D. “唯茂忠颜色自若”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颜色”一词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茂忠抓住吴先的两个亲信并鞭打他们,他们逃回去后取得了吴先的信任,结果吴先中计,吴先的部属溃散,州里的人都表示庆贺。

B. 消灭吴先后,郡里记功行赏,又让刘茂忠回到了金陵,后主任命他为吉州在城兵马都押卫,给了他很优厚的赏赐,后来又派遣他回来任职。

C. 后来刘茂忠又被召入朝廷,被授予袁州萍乡制置使的职务,朝廷委托他捍卫边境。他到任之后安抚百姓,修明法令,并且他对步兵骑兵的作战都很熟悉。

D. 刘茂忠在边界上安抚巡逻,趁机带兵围猎,不久,追逐野兽而越出了边界。而潭人抗拒他们,刘茂忠大怒,乘胜掳掠,直到沣陵才还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结之,以抗不顺,属令坚死而事寝。

(2)臣受李氏国恩,唯忠勇是奋。虽陛下亲征,亦当殒身不顾。

14.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刘茂忠的形象特点。

【答案】10. CDG    11. C    12. A    

13. (1)当时吉州刺史申屠令坚联络他,一起挽救国家的危难,恰好申屠令坚去世,这件事情也就停止了。

(2)我受了李氏国家的恩德,只知道奉献我的忠勇。即使性下亲征,我也应当(为李氏国家)牺牲生命而不顾惜。    

14. ①有智慧。用苦肉计消灭了吴先。②勇敢。与潭人作战不分胜负时能“亲入敌阵”。③忠诚。国家破灭之际仍然忠于国家。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时庐陵鹧鸪洞有个叫吴先的盗寇,最是奸猾,凡是用计谋诱惑他,他都不相信,所以不能抓获他。

“时庐陵鹧鸪洞盗有吴先者”的“……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应在其后断开,故C处需要断句;

“独奸猾”是前文“吴先”的谓语,独立成句,其后断开,故D处需要断句;

“凡计诱皆莫之信”是“捕之不获”的原因,前后构成因果关系句,其间断开,故G处需要断句。

故选C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句意:于是在这里安了家/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

B.正确。

C.错误。“就”,完成/走向。含义不同。句意:后来不到规定的日期就完工了/这样没有罪过就走向死地。

D.正确。“颜色”,神色/容貌。含义不同。句意:只有刘茂忠神色自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刘茂忠抓住吴先的两个亲信并鞭打他们”错。由原文“茂忠遂鞭所亲信二人,诈得罪奔先”可知,刘茂忠鞭打的是他自己的亲信,以此取得吴先的信任。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结”,联络;“属”,恰好;“寝”,停止。

(2)“唯忠勇是奋”,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唯奋忠勇”;“奋”,奉献;“虽”,即使;“殒身”,牺牲。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由原文“茂忠遂鞭所亲信二人,诈得罪奔先,示以创,先果信而勿疑,未逾月斩先首,其徒遂溃,州里庆之”可知,有智慧。用苦肉计消灭了吴先。

由原文“亭午,而行十许里,与潭师遇,遂合战。迨晡胜负之势未决,茂忠乃舍骑,亲入敌阵。少却,因乘胜急击,众大奔溃退,遇伏兵,桥道既绝赴水溺者几尽”可知,勇敢。与潭人作战不分胜负时能“亲入敌阵”。

由原文“既至京师,上曰:‘江南被陷,国已亡矣。何仍掠朕边邑而残贼士卒?’茂忠对曰:‘臣受李氏国恩,唯忠勇是奋。虽陛下亲征,亦当殒身不顾’”可知,忠诚。国家破灭之际仍然忠于国家。

参考译文:

刘茂忠,他的先人是彭城人。后代徙居庐陵安城,于是在这里安了家。氏族从此繁盛起来。当时庐陵鹧鸪洞有个叫吴先的盗寇,最是奸猾,凡是用计谋诱惑他,他都不相信,所以不能抓获他。刘茂忠就鞭打了自己的两个亲信,这两个亲信假装获罪,投奔了吴先,让吴先看他们的创伤,吴先果然相信了他们,而没有怀疑,不到一个月,这两个人就砍下了吴先的头,吴先的手下于是溃散,州里的人都庆贺消灭了吴先。郡里记功行赏,又让刘茂忠回到了金陵,后主任命他为吉州在城兵马都押卫,给了他很优厚的赏赐。后主又让他回来任职,他与郡守一起领导大家修整营寨用版建筑,大家欺骗他土方数目,他却乐于听信大家,后来不到规定的日期就完工了。后来他又被召入朝廷,被授予袁州萍乡制置使的职务,朝廷委托他捍卫湘潭边境。他到任之后安抚百姓,修明法令,他对步兵骑兵的作战都很熟悉,了如指掌。国家的军队初次包围金陵时,刘茂忠在边界上安抚巡逻,趁机带兵围猎,不久,追逐野兽而越出了边界。而潭人抗拒他们,刘茂忠大怒,乘胜掳掠,直到沣陵才还师。当时潭衡巡检使祖泪谋划想袭击他。逄冬至日刘茂忠是一定会举行宴会的,祖泪就率领步兵骑兵以及其他潭人大约几千人前来,边境营栅里的人,都逃遁到望楼里,烽烟突然升起,报信的骑兵也到了。刘茂忠就召集官吏商议,众人议论纷纷不能想出主意,只有刘茂忠神色自若,让人斟酒喝,喝了几杯之后,报信的骑兵又来报信,众人请刘茂忠出发迎击敌兵,刘茂忠笑着给大家说:“今天时间太晚了,如果出师则对主将不利。”就派人从小路前往安置了伏兵,烧毁截断桥梁,破坏渡口。正午,刘茂忠带兵行军十里左右,与潭人的军队相遇,就混战在一起。到申时胜负的形势还不明朗,刘茂忠就舍弃坐骑,亲自冲入敌阵。敌人稍微有了退却之意,于是刘茂忠乘胜加紧进击,敌众大规模奔逃溃退,又遭遇伏兵,桥梁道路也已经断绝,掉到水里淹死的人很多,几乎全军覆没。后主褒扬刘茂忠功绩,升迁他做袁州刺史,其余军佐僚属都各有升迁。不久因为建康没能守住,后主被俘虏。当时吉州刺史申屠令坚联络他,一起挽救国家的危难,恰好申屠令坚去世,这件事情也就停止了。到了京师之后,皇上说:“江南已经陷落,国家已经灭亡了。你为什么仍然骚扰我的边境而让士卒受到残害?”刘茂忠回答说:“我受了李氏国家的恩德,只知道奉献我的忠勇。即使陛下亲征,我也应当(为李氏国家)牺牲生命而不顾惜。”太祖看他很忠诚,对待他非常好,就授予他登州刺史的官职。

(选自《江南野史》,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代边将

贾岛

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

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

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雠。

【注】①陇头:借指边塞。②握中铁:握拿在手中的铁,指代手中所握刀、剑等兵器。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边地的落日和浮云为背景,将刚刚结束惨烈战斗的持戈战士的英勇形象刻画得生动形象。

B. 颈联写边将手握三尺刀剑,豪气直冲天上的星斗和星河的牵牛星,以极简笔墨写出边将的雄风豪气。

C. 尾联夹叙夹议,报效国家不拘人的出身贵贱,好男儿应奋发有为,誓将扫平敌寇,抒发了边将的卫国决心。

D. 在诗中,贾岛化身为戍边老将,讲述戍边卫国的生活,意气风发,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6. 本诗颔联写景生动形象,情感蕴藉,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5. C    16. 颔联运用拟人修辞。雨后初晴,天气寒冷,沾着露珠的野草正在哭泣;边塞的夜晚,泉水潺潺流动,发出呜咽鸣响,营造出边塞凄凉悲伤的意境氛围,巧妙地为下文赞扬将士们为国奋战的英勇顽强品质做了铺垫。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夹叙夹议”错误。这里是边将直抒胸臆,是融入了情感的议论,并没有叙事。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

“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意思是:雨后初晴,天气寒冷,沾着露珠的野草正在哭泣;边塞的夜晚,泉水潺潺流动,发出呜咽鸣响、

“露草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边塞凄凉悲伤的意境氛围;下文中“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边将手握三尺刀剑,豪气直冲天上的星斗和星河的牵牛星。此处正是以边塞寒冷的环境为下文赞扬将士们为国奋战的英勇顽强品质做了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了古人的譬喻,准确而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答案】    ①. 思国之安者    ②. 必积其德义    ③. 以地事秦    ④. 犹抱薪救火    ⑤. 六朝旧事随流水    ⑥. 但寒烟衰草凝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薪”“衰”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袁行霈的课堂是北大的一道“风景线”——他的课堂从来不用担心出勤率,因为座位上坐满了人,过道、讲台边甚至窗户外都站满了人。这样的情景使他兴奋、喜悦、感激……一向寡言的    ①    地讲出一连串自己也觉得新鲜的话语。

师生间的切磋琢磨,一直被袁行霈视为乐事。“斗室中六七人促膝而坐,往复辩难,于一字一句一典故一名物亦不敢苟且”。这是袁行需在一篇文中写到的情景。他认为教书有很多快乐,有了心得跟学生们分享,学生们再提问启发新的思路,这样的    ②    ,让他始终“享乐”其中。

1992年,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09年国际汉学家研究基地成立,袁行霈主持两个机构,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做了大量工作。他认为,起源最早的文明并不是中华文明,却是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他希望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到来的,是“文明的自主、馈赠”,是“多元文明的“繁荣”。

走进书斋,袁行霈是书卷气息很浓的文人,温厚清雅。诗意的人生是他追求的生活方式,但书斋亦不会困囿住他。袁行霈始终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传播    ③    地奔走,倾尽了全部智慧。

18. 请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滔滔不绝  ②教学相长  ③不遗余力    

19. 袁行霈主持两个机构的工作,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做了大量工作。他认为,中华文明并不是起源最早的文明,却是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根据“讲出一连串自己也觉得新鲜的话语”可知,此处形容他话很多,可填“滔滔不绝”。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②根据“有了心得跟学生们分享,学生们再提问启发新的思路”可填“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

③根据“倾尽了全部智慧”可知,此处形容他使出全部力量来传播中华文明,可填“不遗余力”。不遗余力:指毫无保留地使出全部力量。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搭配不当,“主持两个机构”改为“主持两个机构的工作”;

语序不当,“起源最早的文明并不是中华文明”改为“中华文明并不是起源最早的文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听觉方面的科学研究始于达尔文。他试图通过对着含羞草演奏大管来促进它的叶子闭合,结果没有成功。达尔文在实验记录中说,这是一个“愚蠢的实验”,他认为植物“听不见”音乐。

歌唱家雷塔拉克坚信,优美的古典音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而嘈杂的摇滚乐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①    ,她选取了几株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别将它们置于滚动播放着古典音乐和摇滚乐的环境中。几周后,她发现,“听”摇滚乐的植物生长状态明显变差;而“听”古典音乐的植物生机勃勃。于是她得出结论:“听”古典音乐的植物比“听”摇滚乐的植物长得好。

这个实验设计有对照,结果也与众人的认知相符,似乎没什么问题。不过,若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    ②    :实验前,没有比较植株原本的生长状况;实验使用的植株数量太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等。因此,雷塔拉克的这一实验不能算严谨的科学实验,其结果也不能说明问题。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符合科学规范的相关实验均不能证明植物可以对外界的音乐做出反应。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目前    ③    。

20.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画横线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B. 我曾经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也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C. 徐悲鸿的马,正如评论家所说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这些无耻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所谓“文明”的面具。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简述文本的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答案】20. B    21. ①为了证明这一观点
②这个实验其实存在诸多问题
③仍然认为植物是不具备听力的    

22. 达尔文认为植物听不见音乐,但雷塔拉克与他的观点相反,从科学的角度看,达尔文是正确的。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能力。

画横线句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木叶”引号表示强调内容;

B.“科学家”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表示引用的内容;

D.“文明”引号表示讽刺。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前文可知,雷塔拉克坚信,音乐对植物的生长有作用,再结合后文可知,雷塔拉克做实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这一看法。故可填“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之类的语句。

第②处,根据横线后列举的雷塔拉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横线后的冒号,语句应是对后文内容的概括说明,应填“这个实验其实存在诸多问题”之类的语句。

第③处,根据前文“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符合科学规范的相关实验均不能证明植物可以对外界的音乐做出反应”,应填“仍然认为植物是不具备听力的”之类的语句。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整个文本的话题是“植物能否听见音乐”。第一段是达尔文的观点,“他认为植物‘听不见’音乐”;第二段是雷塔拉克通过实验认为植物是能够听见音乐的;第三、四段是作者对雷塔拉克实验的分析,作者认为该实验不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最后得出结论:从科学的角度看,植物是听不见音乐的。

根据以上,可概括出如下要点:①达尔文认为植物听不见音乐;②雷塔拉克认为植物能听见音乐;③作者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植物听不见音乐。

题干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要点中的①②完全相反,可用“但”“却”等关联词语连接。最后根据字数要求组织句子。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史学博士廖峰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诗人欧阳江河说,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学者费勇说,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关于“整本书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碎片化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之所见

在当今社会,忙碌已成为一种常态。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用手机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之内看完一篇短文,碎片化阅读正逐渐变成为一种大众阅读的趋势。

碎片化阅读现已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消遣式的阅读形态,提供碎片和阅读碎片,也都是媒体多元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大量的趣味性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可以碎片化的方式进入人们阅读的视野,从而极大地丰富人们的阅读空间。碎片化阅读为终日奔波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人们借助网络,以最迅捷的速度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得到了满足。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沉下心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人也就变得越来越浮躁。

史学博士廖峰说:“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我想,这带有预言性质的警示就快实现了。曾经携带许多好书,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好书被尘封在历史的书架上,原因却可能仅仅是因为字太多。会影响人们阅读的习惯,理解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

阅读是好的习惯,本来无所谓对错,正所谓开卷有益。可是面对碎片化阅读日趋严峻的现实,人们也不得不仔细思考一番了。

我们如果每天抽出固定1~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用来看那些有深度的、需要我动脑子的书籍,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逐渐地我们就能够平静下来,内心不再浮躁,获得了一种“浸入式的享受”。这说明只要我们能够熬过最开始的那段不适应的时间,最终必然是能够重新建立阅读习惯的。

什么样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做到把手机静音,让电脑断网。那么在阅读的这段时间里,除了阅读之外,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做。在这段无干扰的环境里出现的任何事情、任何疑问,我都会等到读完了之后再处理。但是,如果我在阅读时间里做了任何与阅读无关的事情,将都会毁掉我的深度阅读。另外,在阅读的时候我必须要做读书笔记,读完了之后,需要反思,将这本书的精华内容牢牢记在脑子里,如此必定有大的收获。

碎片化的阅读,一天天让我们也有了碎片化思维。为了让破碎了的思维重新完整,放慢脚步吧!享受深入的阅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然后又提到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和“整本书阅读”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如“你对碎片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观点与态度”表明写作内容必须是你针对“碎片化阅读”和“整部书阅读”相结合来论述,有独立思考,考生要展示思维的深度,表达自己的认识。

本题是一道含有论辩类思考的材料作文命题。有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的指向。其特点是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有对材料的解剖,也需围绕材料的核心事件发散引申。材料强调了碎片化阅读的引发的关注和讨论。考生要围绕“碎片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可以先肯定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然后再指出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所以我们还是提倡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任务是关于“整本书阅读和碎片化阅读’,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考生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现实来阐发自己的思考。写作要抓住材料的主旨作文,所给材料的核心事件是:“碎片化阅读”现象和“整本书阅读”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是由材料引出核心话题的命题形式。写作时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首段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碎片化阅读虽然也是一种阅读方式,但深度阅读更重要”,然后围绕碎片化阅读的利弊来谈,接着再论述深度阅读的重要性,最后回扣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立意:

1.可以碎片化阅读,但更需要深度阅读。

2.碎片化阅读与整部书阅读不矛盾。

3.接纳碎片,成就华章。

4.抵制碎片化,拒绝低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133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