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题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时练习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时练习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课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民法典共有1200多个条文,在开篇就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课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民法典共有1200多个条文,在开篇就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原则”。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意味着(   )

①为民事主体的各种民事活动规定了普遍性的限制

②民事主体应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③民事主体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民事法律关系

④一定弥合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的各种利益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我国民法典所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

①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③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④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⑤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④

3.如今,智能家居设备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向了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破解软件或IP地址等方式,入侵并控制这些智能家居设备的摄像头,窥探个人隐私。对此,我们应(   )

①依法打击相关侵权行为,保障私人生活安宁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维护公序良俗

③尊重他人隐私,不得收集、储存、使用和提供他人个人信息

④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公民隐私权这一最基础权利的保护力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月9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规定,除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及其授权的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为由,未经被收集者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材料中通知的发布旨在(   )

A.保护公民姓名权和名誉权 B.保护公民隐私权,使其免受非法侵扰

C.维护公民独立人格、平等地位 D.维护公民生命权和健康权

5.张某因工作中一批货物受损,与孙某产生矛盾。张某就在微信朋友圈辱骂孙某,并附上了孙某的个体登记信息等。张某的不当言行在孙某从事的行业内流传开来,给孙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经营。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张某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

②张某与孙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客体是行为

③张某侵犯了孙某的荣誉权

④张某应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胡某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在女儿达到法定上学年龄时,不仅不让女儿上学,还经常殴打女儿。事件披露后,警方对胡某实施刑拘,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本案中,胡某主要侵害了女儿的(   )

①生存权

②受教育的权利

③人身自由权

④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董某驾车在小区行驶时,缪某的女儿突然跑到车道上。所幸,董某避让及时,没有造成事故。但是,缪某却拍摄了董某的停车照并上传至“社区联络群”中,并在群内发布“不能让杀手亲密接触我的孩子”等内容。该事件中(  )

①缪某侵犯了董某的肖像权,应当赔礼道歉

②董某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人格权

③董某的荣誉权受到侵犯,可请求恢复荣誉

④廖某是基于民法优先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中学一名学生被同校4名学生掌掴,导致该学生患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受害学生和家长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针对该起校园欺凌事件,2022年2月16日,经法院审理,判决四被告及监护人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2.58万元。据此正确的有(   )

①四被告侵犯了原告身份权、健康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②该案件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被告欺凌原告的事件

③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④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避免校园欺凌的行为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民法即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从人生之初到成年之后,从成家置业到养老继承,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民法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对民法我们应这样理解(   )

①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③民法调整的是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④所有的问题都能从民法中找到答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2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两周年,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它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以下关于违反民典法基本原则的行为判断,错误的是(   )

A.某品牌粽子过度包装——违反了绿色原则

B.老王承诺两个月后高价收购小李的火锅店,到期后老王反悔——违反了诚信原则

C.小杨以断绝父子关系为由拒绝照顾重病的父亲老杨——违反了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D.某村主任以女性为由拒绝村民小丽承包村里土地——违反了公平原则

11.郎某违反了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执行疾病预防防控机构提出的预防措施,造成2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76人被隔离,102户513人被封闭管理。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对疫情的防治,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恐慌。郎某的行为(   )

①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 

②维护了自身的隐私权 

③妨碍了他人身体权的行使 

④是对他人的人身权的侵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一规定体现了(   )

①法律和道德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②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

③法治与德治在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

④法治是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有效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将“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理念上升为法律。此法的出台(   )

①旨在引导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

②是为了更好厘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

③目的在于维护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依法行使家庭教育的权利

④有利于形成重视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关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亡 

③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

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不一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近日,H城检察院对房产销售机构非法收集人脸信息立案调查。检察院对辖区内的20余家售楼处展开了调查,发现多家售楼处使用的人脸识别属于“无感抓拍”,售楼处在未向消费者告知、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基于商业目的,擅自收集、使用消费者人脸信息。售楼处的行为(   )

①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肖像权、隐私权

③侵犯了民事主体享有的名誉权和荣誉权

④虽然基于商业目的但属于对肖像权的合理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周某系知名影视演员。上海某口腔公司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标题为《90后周某自信微笑夺影后,2016年你收获了什么?》的文章,擅自使用周某的8张照片进行商业宣传,造成了公众对周某的许多误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该公司用周某的名字进行商业宣传,侵犯了周某的姓名权

②该公司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侵犯了周某的肖像权

③该公司的行为造成了公众对周某的误解,侵犯了周某的名誉权

④该公司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进行宣传,侵犯了周某的隐私权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7.2021年11月1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行,收集个人信息须正当、合法,这标志着我国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从此有法可依。下列属于个人信息合法收集的是(   )

①全国人口普查收集个人家庭必要信息

②隐瞒产品所具有的收集个人信息功能

③高考报名网站收集考生报考相关信息

④小区强行安装人脸识别采集客户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下列关系中的客体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自然人甲与乙之间的继承纠纷

B.某银行多付储户存款纠纷

C.某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丁之间的税款征收关系

D.某4S店与自然人丙之间订立的汽车买卖合同

19.民法典确立了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对此下列说法有道理的是(    )

①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意定监护有利于保护老年人权益

②既确立了我国的监护制度,又尊重了被监护人的自主选择权

③签订意定监护协议,能有效解决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各类争议

④这一制度最大限度尊重老人的意愿,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某日,王某在申某开设的淘宝店铺内购买了一条品牌皮裤。试穿后发现上身效果不好,于是评价其可能买到了假货。之后,双方为差评事宜产生了争议。申某起诉称王某的差评侵害其商誉,多笔订单因此取消,要求王某撤销差评,公开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王某则认为自己有如实评价的权利。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本案中王某给予差评的行为及相关评论内容并不构成侵权

②王某作为买家有权在收货后凭借自己的体验感受选择是否给予差评

③买家网购后的评论致使买卖双方之间无法构建一个信息对称的平台

④王某作出的相应评级和评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侵害了申某名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7周岁的小茹和同岁的小宣在体育课上玩闹,虽然老师进行了适当的管理,但小宣还是撞倒了小茹,导致小茹的门牙掉落。下列关于此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茹的人格权受损,小宣和学校均须承担侵权责任

②事件发生在体育课上,任课老师须承担民事责任

③小茹、小宣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此事件中不能承担责任

④此事件中小宣是侵权人,其监护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甲一大早到菜市场买菜,路上遇到乙和丙在争吵,甲站在5米开外看热闹。在乙丙争吵过程中,人群发生拥挤,导致甲摔倒骨折。甲将乙丙告上法庭,要求二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法庭经过审理判决乙丙给甲一定的补偿。在本案中,法庭运用了民法中的哪项原则(   )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公平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23.2021年以来,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常态化检查力度,先后三次组织对用户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2021年11月3 日,工信部针对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并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 APP进行了公开通报。工信部的上述做法是基于(   )

①民事主体的姓名权和肖像权应受到法律保护

②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

③经营者要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

④经营者要诚信经营,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下列属于侵犯自然人肖像权的是(   )

A.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

B.照相馆为王某拍照

C.张某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印在本厂的宣传材料上

D.宋某为王某作画一张

25.某小区业主吴亮与该小区宠物店老板赵勇因服务问题发生几次争执后,多次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布信息指责赵勇,使用“欺骗客户”“装疯卖傻”“人格分裂”等言辞,并用赵勇的照片作配图。这对赵勇及宠物店经营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贬损了赵勇的荣誉

②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

③吴亮捏造、虚构事实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赵勇的隐私权

④赵勇有权要求吴亮在小区范围内消除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

26.【学法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部分条款:

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第十四条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

【案例回访】

从2020年3月始,社会人员张某与任职于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郭某某、朱某合谋,由张某提供保险单号,郭某某、朱某利用职务便利查询复制对应的该保险公司客户,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联系方式、险种、金额、购买时间等内容的个人信息,再以每条10元价格出售给张某。

【律师提示】

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出售、使用,已经成为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发展蔓延的催化剂和助燃剂,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

结合材料,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的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案情】14周岁的原告李某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某平台先后七次从被告经营的网店“X游戏”购买374个游戏账号,共计支付36652元,上述游戏账号内的装备都是皮肤、面具、小花裙子等。原告父母次日发现后,及时与被告经营网店的客服人员联系,表示对原告购买游戏账号及付款行为不予追认并要求被告退款,被告不同意全额退款。

【判决】法院判决原告李某某实施的购买行为无效,判决被告向原告全额返还购买游戏账号款36652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法院判决的理由。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8日,“人脸识别第一案”写入了今年最高法的工作报告,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泄露担忧。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

“人脸识别”犹如双刃剑,在法律框架内、道德约束下正确运用可利国利民,若为金钱所摆布,又可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幕后帮凶。一是当面部特征的可复制遇上刷脸支付,消费者的“钱袋子”将无从维护;二是当面部信息的可识别遇上大数据算法,消费者对商家“大数据杀熟”将毫无察觉,公平交易无从谈起。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泄露担忧”的认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朱某经营的熟莱作坊因卫生问题被省广播电视总台曝光,后被相关部门取缔。一年后,朱某易地重开,以其女儿名义成立冬云卤菜厂。该省广播电视总台的记者暗访发现,冬云卤菜厂生产环境堪忧,遂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查明,冬云卤菜厂涉嫌经营腐败变质食品,且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该省广播电视总台对此过程做了公正客观地报道,并在报道中插播了记者2021年在朱某经营的熟菜作坊拍摄的视频,视频右上角标注了时间“2021年3月”。冬云卤菜厂以省广播电视总台混淆事实侵犯其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该省广播电视总台撤回报道、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法院对此依法进行审理,判令驳回冬云卤菜厂的诉讼请求。

上述案例中,法院为什么驳回冬云卤菜厂的诉讼请求?请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A

【解析】①: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对各类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具有普遍性的限制规定,①正确。

②: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意味着民事主体应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②正确。

③:自愿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之一,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③错误。

④:民法规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节各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定弥合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的各种利益冲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A

【解析】①③:我国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③正确。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②。

④: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④不合题意。

⑤: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⑤。

故选A项。

3.A

【解析】①②:材料中的行为窥探个人隐私,侵犯了私人生活安宁,因此应该依法打击相关侵权行为,保障私人生活安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维护公序良俗,①②符合题意。

③:不得非法收集、储存、使用和提供他人个人信息,③说法错误。

④:公民隐私权不是最基础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B

【解析】B: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为由,未经被收集者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此通知的发布旨在保护公民隐私权,使其免受非法侵扰,故B符合题意。

ACD:材料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了公民的隐私权,与姓名权和名誉权无关,并不能维护生命权和健康权,也不能使公民独立人格、平等地位,故ACD排除。

故本题选B。

5.B

【解析】①④:张某在微信朋友圈辱骂孙某,并附上了孙某的个体登记信息等,张某的行为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张某应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①④符合题意。

②:张某与孙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客体是孙某的名誉权,②错误。

③:荣誉权只能由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公民、法人享有。对荣誉权的侵害方式只有一种,即非法剥夺公民或法人的荣誉称号。张某侵犯了孙某的名誉权,不是荣誉权,③排除。

故本题选B。

6.D

【解析】②④:胡某不仅不让女儿上学,还经常殴打女儿,体现了胡某侵犯了女儿受教育的权利和女儿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②④符合题意。

①:生存权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和历史条件下,人们应当享有的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权利,材料未体现胡某侵犯了女儿的生存权,①不符合题意。

③: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材料未体现胡某侵害了女儿的人身自由权,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A

【解析】①②:缪某却拍摄了董某的停车照并上传至“社区联络群”中,并在群内发布“不能让杀手亲密接触我的孩子”等内容。该事件中缪某侵犯了董某的肖像权,应当赔礼道歉,董某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人格权,故①②正确。

③:董某的名誉权受到侵犯,故③错误。

④: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D

【解析】①:依据题意,四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健康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没有侵犯身份权,故①不选。

②:行为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在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应该是人身利益,②不选。

③④:依据题意,在校生受到欺凌,身体受到伤害,被告要赔偿原告,这说明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努力,避免校园欺凌的行为发生,③④入选。

故本题选D。

9.B

【解析】①③: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法律保障,调整的内容主要是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①③观点符合题意。

②: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仅仅是公民,②说法错误。

④:民法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从民法中找到答案,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0.D

【解析】A:绿色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某品牌粽子过度包装,浪费资源,违反了绿色原则,A正确。

B:诚信原则指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老王承诺后又反悔,违反了诚信原则,B正确。

C: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小杨以断绝父子关系为由拒绝照顾重病的父亲老杨,没有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违反了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C正确。

D:某村主任以女性为由拒绝村民小丽承包村里土地违反的是平等原则,D错误。

故本题选D。

11.B

【解析】①④: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郎某某拒绝执行疾病预防防控机构提出的预防措施,造成二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多人被隔离或封闭管理,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对疫情的防治,郎某某的行为是对他人的人身权的侵犯,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①④符合题意。

②:郎某某的行为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并非维护自身的隐私权,②不符合题意。

③:本案中郎某某侵犯了他人生命权和健康权,没有涉及身体权,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C

【解析】①:材料不体现法律和道德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①排除。

②③: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强调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二者在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强调法治的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3.B

【解析】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将“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理念上升为法律。此法的出台旨在引导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有利于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①④符合题意。

②: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不是为了更好厘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②不合题意。

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目的在于引导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不是维护权利,排除③。

故本题选B。

14.A

【解析】①③: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非随着出生而具备,它因公民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而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就具有的,到死亡时止,①正确,③错误。

②④: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因此一般认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一致的,②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A

【解析】①②:自然人依法享有生命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售楼处未告知消费者就擅自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人脸信息,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及消费者的知情权、肖像权、隐私权。故①②符合题意。

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售楼处的行为是基于商业目的,对公民肖像权的不合理使用,侵犯了消费者的肖像权。故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16.A

【解析】①: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本案中,该公司并没有用周某的名字进行商业宣传,并不侵犯周某的姓名权,而是擅自使用周某的8张照片进行商业宣传,造成了公众对周某的许多误解,而是侵犯了肖像权,故①错误。

②③: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该公司未经周某同意,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造成了公众对周某的许多误解,属于侵犯周某的肖像权的行为。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该公司的行为造成了公众对周某的误解,侵犯了周某的名誉权,②③正确。

④: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意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该公司擅自使用周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侵犯周某的肖像权,而不是隐私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7.B

【解析】①③:收集个人信息须正当、合法,①③符合题意。

②:隐瞒产品具有的收集个人信息功能,不正当、不合法,②不合题意。

④:强行安装人脸识别采集客户信息,违背正当、合法原则,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8.C

【解析】ABD:甲乙之间的继承纠纷、银行月客户之间的存款纠纷、汽车买卖合同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客体,ABD正确,但与题设不符。

C: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之间的税款征收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不是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因此,它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B

【解析】①④:“意定监护”其实就是老年人在自己还没糊涂时与他人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在自己“失亲失能失智”后避免了老无所依,由此可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意定监护”制度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最大限度尊重老人的意愿,避免了老无所依,①④入选。

②:民法典确立了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是对我国的监护制度的完善.而不是确立,②不选。

③:“签订意定监护协议能解决各类争议”的说法过于绝对,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20.A

【解析】①②④:试穿后发现上身效果不好,于是评价其可能买到了假货,这表明王某是根据自身感受进行的评价,并未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没有对申某构成名誉权的侵害,王某作为买家有权在收货后凭借自己的体验感受选择是否给予差评,故①②入选,④不选。

③:买家网购后的评论使买卖双方之间能构建一个信息对称的平台,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A。

21.B

【解析】③④:题干所述事件中,侵犯小茹健康权的小宣和被侵权的小茹均是7周岁,他们都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承担民事责任,应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③④符合题意。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小茹的人格权中的健康权受损,但小宣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体育课老师进行了适当管理,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排除①。

②:材料中老师已进行了适当的管理,无须承担民事责任,②错误。

故本题选B。

22.C

【解析】C: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材料指出甲是因为乙和丙发生争吵而被人群拥挤导致摔倒骨折,因此乙和丙双方都有责任,法庭的判决遵循了公平原则,C符合题意。

A:平等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地位,A不符合题意。

B:诚信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材料没有涉及到诚实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

D:公序良俗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材料没有涉及到公序良俗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3.D

【解析】②④:材料中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做法,是基于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经营者要诚信经营,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②④符合题意。

①: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侵犯了民事主体的隐私权而不是姓名权和肖像权,①与题意不符。

③:经营者要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安全消费权,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4.C

【解析】C: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的行为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张某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印在本厂的宣传材料上”侵犯了李某的肖像权,C符合题意。

ABD:“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照相馆为王某拍照”、“宋某为王某作画一张”,三种情形当事人之间均有了约定,均不属于侵犯自然人肖像权,ABD排除。

故本题选C。

25.B

【解析】①:荣誉权是指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法人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所以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贬损了赵勇的名誉而不是荣誉。故①错误。

②④: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吴亮多次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布信息指责赵勇,使用“欺骗客户”“装疯卖傻”“人格分裂”等言辞,并用赵勇的照片作配图,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这对赵勇及宠物店经营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这表明赵勇有权要求吴亮在小区范围内消除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②④符合题意。

③: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意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吴亮捏造、虚构事实的行为严重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而不是隐私权,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6.①《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有利于保护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维护公民的人格权利和人格尊严,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②《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有利于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出售、使用,保护个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③《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有利于规范单位和个人正确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形成和完善打击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违法犯罪长效机制。

27.①我国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②在本案中,原告李某某案发时未成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游戏账号并支付的行为,显然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李某某的法定代理人亦明确表示对该行为不予追认,故原告李某某实施的购买行为无效,判决被告向原告全额返还购买游戏账号款36652元。

28.①人脸识别信息属于个人隐私,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②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③不良商家的“暗箱操作”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运用新平台、新技术的监管。消费者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商家应守法经营,做到把好安全关、守好责任田,真正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心上,共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秩序稳定。

29.省广播电视总台的报道是职责所系,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并无侵犯他人名誉权。报道内容来源准确,评论性用语公正客观,不存在捏造、歪曲事实和恶意贬损、侮辱诽谤。报道中对于插播的朱某2020年违规经营视频进行了时间标注,并未混淆事实、误导观众。因此,该省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报道并未侵犯冬云卤菜厂的名誉权,法院判决是正确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7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