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山河破碎、民生凋敞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尝试救国救民之道,而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 )
①提出的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合乎人民意愿
②执政地位的确立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宪法赋予的
③是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应运而生的
④以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能够凝聚革命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她抱着病体忘我工作,持续12年家访1600多户,行程11万余公里。这对共产党员的启示是( )
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②牢记人民至上,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③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 ④坚持党的特殊利益与人民利益相结合
A.①②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由“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
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③要以党的作风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④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兔年春晚的小品《坑》受到诸多观众的好评,中纪委网站发表快评《不能让“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中对于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玩忽职守不作为”等作风问题作出部署,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深挖根源、找准症结,精准纠治、增强实效。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 ②坚持自我革命,取得反腐斗争伟大事业的胜利
③廉洁党风,保证党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 ④严明党纪,保持队伍纯洁性以积极应对各种考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张老师在讲授《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相关知识时,用到了以下比喻:”相比独奏,合奏难度更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或悠扬优美、撼人心魄的音乐作品,都是多种乐器门类,按照各自的声部和曲调发声的结果,是不同门类乐器各司其职、默契配合的结果。而指挥就是合奏的灵魂。”老师借此比喻意在强调( )
①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和动摇
②只有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③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两个维护”
④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能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立法法被称为“管法的法”。以下是立法法的相关信息:
★2000年3月,立法法于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立法法作了部分修改并予以通过。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改的立法法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据此可知( )
①全国人大对国家的重大事项享有最高监督权 ②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遵循
③全国人大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④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做到了立法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班组织观看有关“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确认2977名代表的代表资格有效”的新闻时,四名同学谈了自己的认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学生甲: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学生乙: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决定权
学生丙: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
学生丁:人大代表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要对人民负责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8.电视剧《狂飙》最近火爆大江南北。剧中人物高启强从最初不起眼的鱼贩子,通过长期有组织的殴打、威胁、绑架等暴力手段,建立“强盛集团”,最终被判死刑。高启强这一人物源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破获的涉黑案中的多个原型人物。党和政府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表明( )
①党和政府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扫黑除恶是国家行使专政职能的体现
③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④国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推动实质民主向程序民主的转变
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保障全体中国人有效参与民主实践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2023年3月4日下午,第十四届政协一次会议开幕。此次政协共有34个界别,新增的环境资源界别,其委员由具有环境资源领域背景的官员、专家学者、能源化工企业职工构成。新的调整也被视为中国民主政治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新举措”。此次政协界别的调整( )
①使国家机关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②使爱国统一战线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
③为党贯彻依法治国和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④为我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共青团第三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启动以来,截至2023年2月,共青团重庆市委已组织15000余名渝藏、渝疆青少年开展“手拉手”结对交流,邀请120余名西藏中小学生来渝参加“石榴籽一家亲”冬、夏令营等活动,在集中援藏工作中,已累计向西藏昌都援助项目、物资、资金1930余万元。上述举措( )
A.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能够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
C.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治藏方略,实现渝藏地区同步发展
D.体现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12.近年来,某地以创新为手段,以“美丽楼院”创建为载体,积极构建“党政力量主导、治理结构合理、居民立体自治、社会资源共聚、服务网络支撑”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该地某中学新闻小组拟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新闻稿,稿件的主题可以归纳为( )
①凝聚共识、复合共治,完善基层政权组织体系 ②合作共赢、成果共享,实现治理服务全面提升
③责任共担、资源共聚,推进社区治理持续发展 ④多元共治、协同共建,实现自治组织形式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引导信教群众( )
①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科学素养
③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④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正象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由此可见,法的本质是( )
①法追求的是公平和正义 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反映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④法所反映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与上一个十年相比,立法数量大大增加。针对新兴领域风险点、空白区,及时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由此可见(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取得显著进展
②依法治国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
③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第Ⅱ卷(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
2022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体制,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机构改革的重点“任务单”“项目表”。
为落实中共二十大的部署,中共中央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后,将把国家机构改革部分的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23年3月10日,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按下表决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此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解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9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春天的盛会
◆心怀“国之大者”履行光荣职责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凝心聚力。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共收到代表建议8000多件。这些代表议案建议承载着满满的民意。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形成的议案170件,占议案总数的62.7%;形成的建议约4800件,占建议总数的近60%。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彰显我国制度优势的?(8分)
◆同心共圆中国梦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要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号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3月3日胜利召开,在过去五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开调研、提提案,建真言、出实招、聚共识。
五年来,共收到提案29323件,经审查立案23818件。截至2023年2月底,99.8%的提案已经办复。全国政协会同有关方面深入开展协商,提案中的许多意见建议已体现到相关规划政策和举措中,同时,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健全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发表意见、开展交流的工作机制,民主党派以本党派的名义提交提案1600多件,大会发言500多篇。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8分)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下图反映该法的编制过程: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要求培育家庭美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 | 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家庭教育立法列入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 → | 全国人大牵头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并在网上公布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到江西、宁夏等地进行调研,听取地方妇联、学校、学生和家长代表等的意见。 | → |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获表决通过。 |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编制过程体现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坚持的原则。(8分)
19.问计于民集民智,问需于民顺民意。2023年是“乡村振兴”关键之年,浙江省w村组织召开“乡村夜话”,通过与村民群众零距离交流,围绕本村发展问题及具体事项决策,干部群众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村民为村集体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投票表决村内重大事项的决定。村民对村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对村干部的工作定期进行评议,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乡村夜话凝聚了民心,把乡村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拉呱说事”的乡村夜话中,共“话”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结合材料,说明W村“乡村夜话”这一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对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7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这10年,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这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10年,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8分)
(2)为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某班级拟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写一篇以《感悟这十年,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的演讲稿。(7分)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①总字数在240字左右。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5.BBADA 6-10.CDCDC 11-15.ACADA
16.(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
(2)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并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分)
(3)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为落实中共二十大的部署,中共中央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2分)
(4)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此方案。(2分)
17.(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分)(或“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大代表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1分),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1分)(或“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分),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1分)。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络机制(1分)(或“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1分)(出现任何一个权利都可)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1分)(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分),为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提供政治保证(1分)。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1分);
③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1分),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分)(回答政协性质也可)。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1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民主党派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建言献策(1分)
18.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编制是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开展工作,体现了党领导立法。(2分)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法律编制过程中回应社会关切,以保障人民权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坚持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2分)
③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通过立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有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2分)
④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立法过程中,到各地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力求符合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2分)
19.①W村开展乡村夜话有利于村民参与民主协商,村内事务商量着办,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1分)为乡村振兴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1分)
②有利于村民参与民主决策,以乡村夜话形式集体表决村内重大事项保障村民利益,(1分)提高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性。(1分)
③有利于村民参与民主监督,对村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对村干部的工作定期进行评议,(1分)更好发挥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作用。(1分)
④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以W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1分)
20.(1)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分)。只有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1分)。(后面两小分句,任何一句都可以)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分)。
③这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性质、宗旨、立场、执政理念,1个词2分,任何2个就可以给4分)
(2)【答案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力保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新征程中,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聚魂,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学习遵守宣传法律,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