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模拟 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安徽省六安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安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出卷人:汪晨  审题人:蔡志方 一、…

六安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出卷人:汪晨  审题人:蔡志方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总结近年来的文化潮流,绝对绕不开“国风崛起”。从汉服热“破圈”,到音乐创作刮起古风,从李子柒们走红全网,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大受追捧,传统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语言作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不减反增。最近看到有媒体盘点汉语字词章句之美,不由得产生联想,今天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打开汉语,如何重拾汉语之美。

抛开人文底蕴,汉语之美无从谈起。很多古风歌曲不知所云,更像是在堆砌辞藻,却偏偏能够受到追捧。还有不久前,网上盛传一首“杜甫笔下最美唐诗”,其中不乏“你我暮年,闲坐庭院”等现代表述,类似的伪诗博得大量点赞转发,通过对比,伪诗与杜诗笔力和意境相去甚远。更令人怀疑,读者是不是从未接触过杜甫暮年坦陈心迹的《秋兴》《阁夜》,抑或是温馨闲适的《江村》《江畔独步寻花》,在探索美的过程中错过了太多更美,更值得推敲品鉴的锦绣文章。换言之,如果不辨妍媸不分朱紫,那么所谓的推崇传统文化,只会让人们离传统文化之美越来越远,使创作日益虚浮。

要让更多人理解汉语之美,还是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努力,看到文言文就犯憷,其实是把它想得过于复杂了,好比钱镠墓被盗时,一提钱镠写过“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句话一点也不难理解。或许今天人们可以更进一步,试着理解这句话美在何处,钱镠是在何种背景下写出来的。当看到《洛神水赋》的表演,大家都知道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文采飞扬的《洛神赋》,但不妨找来原文,看看“八斗之才’究竟是如何施展的,这背后又对家与国怀有怎样的情感寄托。读书的乐趣往往就在于,从一处联系到另一处,从一点推开一面,最后塑造起人的知识架构与审美情操。

至于来自外界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及网上很多读书类音视频都能够起到弘扬和引导的作用,但语文课堂仍然至关重要。梁实秋曾回忆梁启超讲授《箜篌引》如何让他追忆了二十余年。这其实启发今天的语文教育,可以努力讲述得更加细致、准确而生动,讲出文章的美好,激发学生兴趣,而非只是讲讲名词解释、考考全文默写。语文终究和其他学科不同,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在传承国家与民族的文脉与风骨。

今天,增强文化自信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书写当下,乃至创造未来,都离不开汉语功底,离不开汉语之美。或许,不妨就从阅读开始,重拾汉语之美。

(摘编自王梓佩《从阅读开始,重拾汉语之美》)

材料二:

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轰轰烈烈地出现又默默无闻地消失。“yyds”“emo”等字母词更是让许多人大呼“看不懂”,对汉语表达“被污染”而忧心忡忡。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所以我们无需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

《咬文嚼字》编辑部从2008年开始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是国内最早做流行语评选的机构。其评选标准是什么呢?作为《咬文嚼字》的主编,我从“选什么”与“如何选”两个角度来解析。

人们所使用的交流手段,其实是一个由并非单一、纯粹的成分构成的圈层结构,这个圈层结构分成三层:第一层“核心层”,由规范纯粹的母语成分构成,符合母语的内在结构规律,也符合我们社会的文明道德规范;第二层“混杂层”,混杂着源自母语但偏离母语内在结构规律的成分(如“十动然拒”),价值递减趋零的谐音词(如:“蚌埠住了”),源于母语及源于外语的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字母词(如“emo”),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体(如“9494”);第三层“边沿层”,由颜文字,表情包甚至眼神、手势等组成,《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无疑应该把选择范围局限在由规范母语成分组成的“核心层。

再说“怎么选”,《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的标准——坚持语言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原则。“语言学”当然是针对我们的母语汉语说的;“价值”的含义是,我们评选“流行语”要对我们母语汉语作出贡献,能推动汉语的健康发展,能为汉语增光添彩。“社会学价值”,主要考虑流行语必须反映时代特征,为一年的社会生活留下印记。

在对新词新语新用法做价值判断时,我们要把握好两点:首先,用好“语法规则”这把尺子;其次,用好“社会准则”这把尺子,社会各界要引起足够重视,自觉抵制不健康语言成分的侵蚀,增强“语言免疫力”。

(摘编自黄安靖《流行语无损汉语之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传统文化正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但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呈上升趋势。

B.《洛神水赋》创作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的《洛神赋》,寄托了创作者的家国情感。

C.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不断出现和消失,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

D.评选年度“流行语”的语言学价值体现在能为汉语作贡献和添光彩,推动汉语健康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具体谈了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两则材料都呈现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均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发出呼吁。

C.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文章不仅论证有力,且富有文化底蕴。

D.根据材料二内容,我们可以判断,“绝绝子”“夺笋”“yyds”“3Q”均属“混杂层”。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浮生六记》《陶庵梦忆》翻译本纷纷推出,让明清小品文复活,有利于重拾汉语之美。

B.“囧”“山寨”“雷”“给力”“穿越”等词,如今仍被频繁使用,有的甚至进入词典。

C.2022年10月,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斯人”与“是人”的争论,话题“吵”上热搜第一。

D.《红楼梦》中贾探春发起海棠诗会,探春、宝钗、宝玉和黛玉各自赋诗一首,尽显才情。

4.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为《诗经·氓》,请结合材料一内容,以你学习《氓》的过程为例,谈谈如何重拾汉语之美。(4分)

5.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这一活动的理解。(4分)

2023年1月1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将“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涉及疫情防控,“天然气”误为“天燃气”涉及俄乌冲突,“不负众望”误为“不乎众望”涉及卡塔尔世界杯等,“十大语文差错”的背后,其实是一份别样的年度重大社会热点档案,规范使用文字需要从学校课堂教育把好关,期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十大语文差错”为镜,给孩子们上好语文课、纠错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不仅要有一种严谨的态度,更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周秉义从北京调回了本市,终日足不出户,只是看书,偶尔也与冬梅晚饭后看看电视剧。

冬梅的耳中刮进了一些关于丈夫任职的议论。她忍不住问:“确实是平调回来了?”

他肯定地说:“是啊,”

她又问:“到底为什么?

他奇怪地反问:“我信中不是写了吗?

你想干的实事,到底是什么实事呢?

现在说了也没用,得看这次怎么任命,先不聊这个话题,好不好?

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

看你,我说不聊了,你偏要聊这个话题!我在哪个岗位上没干好过?我离开北京前,领导还给我开了欢送会呢!干得不好能有那种待遇吗?

冬梅心中疑惑,也只好不再问下去了。

春节过后,组织部门下达了正式任命,周秉义担任副市长,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

一天下午,周秉义来到弟弟家,让秉昆陪他在光字片走一走。那天降了一场大雪,

秉昆说:“哥,这么大的雪,改天吧。

秉义说:“我正是因为下这么大的雪才来的啊。没人出门,也就没人注意咱们嘛,想看哪儿看哪儿。”

老哥儿俩逛起光字片来。光字片的面积比以前大了,人口也比以前稠密多了,大雪覆盖之下低矮的土坯房一片连一片,东倒西歪,横七坚八。稍一细看,都会从积雪之下发现外露的种种肮脏——垃圾堆,各种令人作呕的脏水结成了冰。老哥儿俩在光字片转啊转,不知不觉天黑了……

常进步下班比往日早了些,他从窗口看到秉昆,迎出门来。常进步他妈与周秉义,当年是职工与老领导关系。周秉义做党委书记,常宇怀是他最倚重的中层干部,他们夫妇和周秉义的关系非同一般。

“嫂子!”面对满头白发的烈士遗孀,周秉义的眼泪夺眶而出。

常进步他妈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说:“知道你调回来了,工作肯定忙,何必来看我们呢!”

周秉义说:“对不起,嫂子,我本该经常来看你们的啊!”他侧转身,一手捂面,泣不成声。

“进步,还不快请你周叔叔进屋!”常进步他妈拉开了家门。

周秉义回到当年的军工厂家属区,他内心五味杂陈。周秉昆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感情外露。

四月,天刚转暖,光字片受了一场虚惊。某日来了几组测量小队,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以为要修路,修路当然是好事,可那得拆除多少房屋啊!一旦被拆除了,都住哪儿呢?有人与测量队的人攀谈,才知道不是要修路,而是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半信半疑的人们又问,“大刀阔斧”怎么理解呢?

测量队的人说,他们也不清楚,那是一位副市长的原话。

人们猜想,那肯定就是周秉义啦!光字片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测量队接连测量了数日,整个光字片也接连亢奋了数日。

此后,每天晚上总会有几个男人相约来到秉昆家聊天。他们回忆起了秉昆父亲周志刚,周志刚虽然没享着大儿子的福,全光字片的人可托上周秉义的福了。谁承想光字片会出一位副市长呢?他是光字片的大救星啊!男人们聚到周家,想知道对光字片“大刀阔斧”的改造究竟何时开始?将改造到什么程度?光字片的人家也能过上享受燃气灶和自来水的生活吗?

对于他们的探问,周秉昆一句也回答不了,他已经好久没见到哥哥了。

“五一”过后,大队的建筑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光字片进发,建筑大军的载人卡车彩旗招展。光字片的青年闻讯后,骑着自行车迎接,但建筑大军的目的地分明不是光字片。建筑大军一直往前开,开到了马路尽头——虎皮冈,在那里安营扎寨,

光字片的人们疑感极了,一拨接一拨到周秉昆家问个究竟:难道你哥要在那地方为咱们光字片的人建楼?那可是连兔子都不刨窝的地方啊!咱们光字片就是再烂,毕竟属于城区啊!秉昆,你一定要替我们问问你哥……

与测量队刚离开那几天相比,光字片人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满怀憧憬到感觉被耍了,男人女人们询问起周秉昆时都义愤填膺。

虎皮冈那边,昼夜机声隆隆,工程突飞猛进,十月份,两排十幢二十层高楼在虎皮冈拔地而起,市政府发布了正式公告,宣称那里将成为本市的“希望新区”。

那天晚上,周秉义终于现身弟弟家……

第二天,秉昆媳妇郑娟去派出所把全家的户口迁出,她又到新区,在市公安局接待点把户口落上。

那事成了一条新闻,却没引来多少人效仿,光字片的人们仍在观望。

有人说:“周家哥俩演起双簧来了!”他们都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新区为周家的到来开了欢迎会,周家的门面房和两居室住房都经过了简单装修。

后来,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连续替一些人家免费搬家,搬往新区。

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那天他精神抖微,向人们讲话:“我从小到下乡前生活在这里,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我是自己要求调回来的,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近年来光字片的存在越来越成为我一块儿心病,一想到咱们光字片,我就心疼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处处不堪入目,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我想在退休之前,将光字片彻底改造。这很不容易,但好日子一定在前头!”

随着时间推移,整个光字片逐渐被清空,从又脏又乱的棚户区搬到新区后,大家对秉义感恩戴德,有些老人一见到他,就想跪下磕头,甚至有人想在广场上为他塑一座雕像……

(有删改)

文本二:

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志刚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奋斗历程,将其嵌入到中国社会50年来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等历史事件和发展进程中,既写他们生活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他们怀揣梦想而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

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说,“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确实是平调回来了?”“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这些语言表现了冬梅对丈夫从北京回来任职也有疑惑。

B.对于拆迁,光字片的男女老少从奔走相告,到相约去秉昆家聊天,后来再一拨接一拨去周秉昆家打听情况,他们从高兴到关注,再到质疑。

C.周秉义在光字片对乡亲们说“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就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

D.周秉义是梁晓声在《人世间》中着重塑造的党的干部形象的代表,周秉义既有英雄主义情怀也有务实为民的作风,其形象非常鲜明。

7.关于拆迁,光字片的男女老少的种种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测量队的到来让临街住户感到惊惶,相较于对修路的期待,他们更担心无处栖身。

B.听闻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群众奔走相告,心情激动而满怀憧憬。

C.与秉昆聊天的群众忆苦思甜,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讨论与畅想,为后文做了铺垫。

D.光字片群众对搬迁到新区感到愤懑,表现了作品对安土重迁传统观念的严肃批判。

8.《人世间》塑造的周秉义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4分)

9.《人世间》荣获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有两个关键词——“温情”和“有情有义”。你是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情”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袁昂,陈都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喻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己。此恩此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又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征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并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诏谥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B.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C.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D.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

1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所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

C.“诏”表示帝王对臣民的命令,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谥”是人死之后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昂事亲至情。袁昂因父亲离世悲痛欲绝,哀毁过礼,筑庐为父服丧;从兄袁彖又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于是为他着期服守丧。

B.袁昂备受期许,堂叔袁粲认为袁昂年幼丧父却能做到尽心服丧,他日必能获取功名;王俭也因此认为,终有一日袁昂必定可以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官员。

C.袁昂深受器重,袁昂降梁之后,深受信任,曾代高祖持节前去犒劳军队;他屡受提拔,仕途亨通,高祖还赐他鼓吹的仪仗,并给予他护卫数十人。

D.袁昂谦卑低调,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婉言谢绝;他临终时上书表示不愿接受追赠和谥号,告诫诸子不立墓志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

(2)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14.概括文中袁昂的性格特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15~16题.

春归

杜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诗人辗转返回成都草堂之时。②甲子,古人以天干地支计年计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春归”可理解为春天即将离去,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欲尽的时节诗人归家,诗歌以景、事、情等与之相呼应。

B.“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中,“静”字写出远鸥“浮水”的神韵,而“斜”字则表现了轻燕迎风低飞的情态。

C.诗人“醒复醉”,与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

D.全诗层次清晰,先写草堂及周边的景物和触发的情感,再写赏春的具体行为和所见之景,最后抒写对人生的感悟。

16.古人评点本诗“自伤自解”,诗人是如何“自解”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李白《蜀道难》中描写行人步履艰难、抚胸叹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与“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意思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4)在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以乐景衬哀情,通过写红药的繁华反衬整个扬州城的凋残破败,再用一个诘问收尾,催人泪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6月12日晚,首都剧场上演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茶馆》,院方开通了首次高清实时直播,天南海北的用户同时欣赏演出,创下了超过5000万次左右的播放量纪录。

继在线音乐会,在线演唱会之后,人艺话剧直播再次刷新了我们对于“在线”的想象,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时代文化生活的更多可能。

在线看话剧直播,是一种什么体验?直播间里,有人因演员精湛的表演而看得   ①   ,也有人从技术的角度对音效机位等提出更高要求。话剧,尤其强调现场体验,客观地说,以现有技术条件,在线观看尚不能完全达到   ②   的效果。但因为“在线”,那些无缘到达现场的观众看到了“话剧舞台是什么样子”,而有些观众则通过直播重温了美好回忆。通过“在线”的形式,人们获得了“在场”的可能。

从“在场”到“在线”,既是数字技术进步为当下文化生活创造的可能,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可以着力发展的方向。近些年,在线演出已经越来越常见。“拆掉剧院的围墙”“为文艺作品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无论是艺术普及的愿望还是产业发展的需求,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当然,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在不缺信息的数字世界,好的内容仍   ③   !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五代造纸技术承袭隋唐,但因南北封建割据,社会动荡,各地技术发展很不平衡。敦煌石窟所出西北地区制造的麻纸多不精良,书法亦不工。传世的南方书法家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用纸亦不精细,这毋宁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状。但当时统治者御用的“澄心堂纸”,   ①   。澄心堂是南唐烈祖李昇在金陵(今南京)宴居、读书及批阅奏章的殿室,其中藏有图书、琴瑟及文房用具。至南唐后主李煜时,设官局监造名纸供宫中御用,因号澄心堂纸。苏易简在《文房四谱》卷四中写道:“南唐有澄心堂纸,细薄光润,为一时之甲。”南唐灭亡后,储藏在宫中的这些纸无人知晓,竟长达半个世纪。直至传入北宋一些著名文人之手后,   ②   。史学家刘敞从南唐宫中得到一百张澄心堂纸,后赠欧阳修十张,欧阳修又转赠梅尧臣两张,于是他们之间专为此纸互相吟诗唱和。   ③   ,澄心堂纸是以楮皮为料,用敲冰水举帘荡纸精制而成。这种纸坚滑如玉,洁白如雪,纤维细密如蚕丝,而且质地较为厚重。

21.下列句子中的“经济”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经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宋史》中说,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B.常人记述此事,累千言而不办:使高手为之,三百字足矣,何等经济。

C.郭绍虞先生题书,同一册书买三本,方便剪贴,也因其经济较为宽裕。

D.制造业供需回升,表明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经济水平有明显改善。

22.请在文中横线外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次,钱理群先生曾经在大学课堂上讲鲁迅时,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他介绍在大学里讲关于鲁迅的课如何能够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也有人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就不来了。”

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中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  解析:因果关系错误

2.A  解析:材料二没有具体谈“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3.B  解析:材料二观点是用好“语法规则”和“社会准则”两把尺子,规范使用流行语,只有B项符合规范使用流行语的话题,其它三项都不属于流行语范畴。

4.①认真学习文本,挖掘诗歌人文底蕴,主动学习《氓》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而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②借助教师讲解,感受诗歌艺术魅力,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掌握《氓》的比兴手法和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评分细则:答对1点给2分,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汉语的社会学价值体现在能反映时代特征。评选“十大语文差错”,其实是对本年度重大社会热点的别样关注。②社会各界对规范使用汉语高度重视。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能警醒世人,以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规范使用汉语。(评分细则:答对1点给2分,满分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  解析:“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就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错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只是“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之一。还包括“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等细节。

7.D  解析:“光字片群众对于搬迁新区感到愤懑”于文有据,但是作者并没有“对安土重迁传统观念的严肃批判”,疑虑与愤懑只是合乎常理的群众心态,作品在描事旧房改造等时代背景时,并不是严肃批判而是充满着理解与温情。

8.①正面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对不起,嫂子,我本该经常来看你们的啊!’他侧转身、一手捂面,泣不成声”“那天他精神抖撒,向人们讲话……”,写出了周秉义的讲情义和有担当。

②侧面衬托,通过其他人物衬托人物形象,如周秉昆“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感情外露”衬托了周秉义的重感情和平易近人。

③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周秉义推动光字片改造,建设希望新区,乡亲们不愿搬迁到希望新区,周秉义动员家人,劝说乡亲们,小说在矛盾冲突中写出了周秉义的有情有义和坚守原则。

9.①家人之间的温情。周秉义从北京调回来,冬梅忍不住打听他想干的实事,但充分理解和尊重丈夫的选择;秉昆一家支持哥哥的工作,带头搬迁到希望新区并把户口落在那儿。

②朋友之间的情义。当上了副市长的周秉义回到军工厂家属区,看望曾经的同事常宇怀的遗孀,并动情流泪。

③周秉义对乡亲的情义。他心系乡亲,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下定决心改造棚户区,动员光字片的住户陆续搬迁。

10.C  解析:句意:树根已倾斜,枝叶还能依附哪里?还不如迅速转变改换图谋,自招多福,进则远离灾害保全自身,退则长守高官厚禄。如果怙恶不悛,大军到达,诛灭三族。“倾”作“根本”的谓语,而且下一句的主语是“枝叶”,两句主语不一致,中间要断开,排除BD:“同恶不悛”是固定词组,是“怙恶不悛”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

11.B  解析: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武官由兵部掌管。

12.B  解析:“王俭也因此认为”错,文中只是说“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品,谓昂曰:“卿必居此”,并没有提到王俭赏识袁昂的原因。

13.(1)袁昂悲号恸哭甚至哭到吐血,昏过去又苏醒过来,换上丧服,在父亲墓地旁边建屋居住守丧。(“号恸”,悲号恸哭;“绝”,气绝,昏过去;“制服”,丧服;“庐”,名词做动词,建屋居住;“次”,旁边。)

(2)我脱去布衣去做官,不期望能够富贵,庆幸蒙受不同一般的恩泽,终于能够保全了门户。(“释褐”脱去布衣;“从仕”,做官;“殊”,不同一般;“得”,能够;“全”,保全)

14.①为人孝友正直,不惧权贵;②恪尽职守,不忘旧恩;③淡泊节俭,谦虚低调。

【参考译文】

袁昂,陈郡阳夏人。他十五岁时,父亲袁抃去世。袁昂悲号恸哭甚至哭到吐血,昏过去又苏醒过来,换上丧服,在父亲墓地旁边建屋居住守丧。后来,他和堂兄袁彖一同拜见堂叔司徒袁粲,袁粲对袁彖说“袁昂幼年丧父却能表现得这样,因此知道他以后会得到爵位名号是有原因的。”齐朝初年,从家出来做官,做王俭镇军府功曹史。王俭当时任京尹,曾经在后堂单独引见袁昂,对袁昂说:“你以后一定会位居于此。”多次升迁后任秘书丞,黄门侍郎。后来他遇到母亲去世而离职。丧服未脱,堂兄袁彖去世。袁昂幼时父亲离世,他被袁彖抚养长大,于是他为袁彖制期服服丧。有人觉得奇怪而问他,袁昂致信晓谕他说:“从父亲去世以来三十多年了,从兄对我怜爱之极,无异于已出。此恩此爱,终身不忘。”服丧期满,袁昂被任命为右军邵陵王长史。永元末年,梁军攻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投降,独有袁昂占据辖境拒不受命。梁高祖亲自写信晓谕他说:“树根已倾斜,枝叶还能依附哪里?还不如迅速转变改换图谋,自招多福,进则远离灾害保全自身,退则长守高官厚禄。如果怙恶不悛,大军到达,诛灭三族。袁昂回信说:“拿别人的俸禄,却在某一日忽然忘记这件事(而向敌人投降)。不仅众人的议论都认为不可以,恐怕您也鄙视这个做法。”之后建康城被平定,昂自缚其身到宫阙,高祖宽免他不再问他的罪责了。天监二年,高祖任命袁昂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袁昂敬奉书函谢绝说:“臣是东国低贱之人,学问和品行无可取的地方,您推恩及罪人,对于臣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思泽,冒昧乞求辞谢。”高祖没有同意。六年,高征征召他任吏部尚书,袁昂多次上表辞让,被调任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在朐山打败魏军,高祖下诏命袁昂暂代皇帝持节,前往犒劳军队。普通三年,袁昂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赐给鼓吹的仪仗,并赐护卫三十人。五年,他进为左光禄大夫,增护卫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袁昂去世,时年八十岁。当初,袁昂在临终时上疏说,不愿接受官职追赠和谥号,并告诚儿子们不得为他立墓志铭。又说:“我脱去布衣去做官,不期望能够富贵,庆幸蒙受不同一般的思泽,终于能够保全了门户。因此盖棺,无愧于乡人了。”朝廷给予谥号穆正公。

15.C(3分)  解析:“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愤激无奈之情”解读错误,诗人“醒复醉”反映了他饱经忧患,备尝困顿之后,由于深感踪迹无常,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情感,并不是愤激无奈,在其悲叹世事多艰,人生有限时,借酒消愁,希望能及时行乐而自我宽慰。

16.(1)欣赏春景,化解漂泊不定、时光无常的愁情;(2)倚杖看石,倾壶就沙,借酒解愁;(3)直用“吾生亦有涯”典故,开解往来不定之苦,表达随遇而安的思想;(4)故作达观,以“乘兴即为家”自我宽慰。(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自伤自解”,要答全作者因伤痛而自我开解的内容;“如何自解”则要指明作者多种情感宣泄的手段(方法)。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长满青苔的小路边,仍旧是修竹临江,茅檐下的花木,依然是浓荫覆地,离开草堂已经三年了,归来时正是春花正茂的时候。可见,欣赏春景化解漂泊不定、时光无常的愁情;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常倚杖与孤石相望,在浣花溪浅沙地上倾壶独酌。可见,倚杖看石,倾壶就沙,借酒解愁;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世路梗阻,年纪这么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终会有尽头之日呀。可见,直用“吾生亦有涯”典故,开解往来不定之苦,表达随遇而安的思想;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来日既有限,所以不同不于愁中取乐,醒后有酒又饮个醉。兴之所至便是家了,得快乐时且快乐,何必计较能在这里住上多久。可见,故作达观,以“乘兴即为家”自我宽慰。

17.(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8.①如痴如醉  ②身临其境  ③不可或缺(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

19.院方首次开通了高清实时直播,天南海北的用户同时欣赏演出,创下了5000万次的播放量纪录。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拆掉…围墙”比喻打破在剧院演出的形式,给观众提供在线看话剧的机会。(1分)“(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比喻让艺术作品能更普惠广大群众的途径。(1分)这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未来艺术发展的方向。(2分)

21.D  【解析】原句中“经济”的含义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A.动词,治理。B.含义用较少的花费获得较大的成果;效益高。C.指生活费用。D.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22.①它的制作较为精良  ②此纸才被诗人知晓  ③澄心堂纸制作精细

【解析】第一空,此空与上文应构成转折,上文“敦煌石窗所出西北地区制造的麻纸多不精良,书法亦不工。传世的南方书法家杨凝式的《神仙起居法》用纸亦不精细”可知其它纸张制作不精良,由此可填:它的制作较为精良。

第二空,“南唐灭亡后,储藏在宫中的这些纸无人知晓,竟长达半个世纪”可知澄心堂纸无人知晓。后文“史学家刘敞从南唐宫中得到一百张澄心堂纸,后赠欧阳修十张,欧阳修又转赠梅尧臣两张,于是他们之间专为此纸互相吟诗唱和”,可知自北宋以后为文人所知,据此可填写:此纸才被诗人知晓。

第三空,本空是总括,后文是对其的解释,横线后“澄心堂纸是以楮皮为料,用敲冰水举帘荡纸精制而成”,是在说制作澄心堂纸过程的精细,据此可以填写澄心堂纸制作精细。

23.【写作提示】

第一则材料讲有关课程与就业的一件事,根据“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就不来了”可以看出,它着眼的是功利主义。第二则材料谈读书,根据“读书毫无用处”可以看出,它是否定功利主义的。

据此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在功利之外,还要有精神追求。

②有用与无用,可以互相转化:此时无用,彼时可能有用;对他人无用,对自己可能有用。

③有用意味着一种奴役,无用意味着只为自己而存在,无用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无用,才能自用。

④功利固然需要,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更是有必要的。

⑤读一些“无用”之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广博心胸,更能提升个人之气质,成人生之境界。

⑥无用的事,在时间的长河中,反而能成就大用。

⑦以“无用之心”对待生活、体味生活,就能活得有滋有味。

⑧过于追求有用,可能会为物所困,或许会被凡尘所累。

⑨读书有利于思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86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