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第I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并交回。
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认识到,开放才是必由之路,封闭只能会窒(zhì)息生机,以临为壑(hè),画地为牢,只会错失机遇,损人不利已;同舟共挤,相向而行,才能携手共赢。
B. 当童真与诗意相遇,诗歌有了童话色彩,既隽(juàn)永,又可爱。这种返璞(pú)归真的呼唤,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而是历尽世事,也怀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心。
C. 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piě),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自有生动摇曳(yè)之美。
D. 城市内涝,要探索加快湿地修复;园林绿化,要考虑本地植被不受外来植被蚕(cán)食;空间规划,不仅人的空间规划要更合理,也要为鱼类、鸟类留好栖(xī)息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同舟共挤”的“挤”应写作“济”;
C.“惊鸿一瞥”的“瞥”应读作“piē”;
D.“栖息”的“栖”应读作“qī”;
故选B。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10月24日,当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九大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都已然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B.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观,推进和挖掘环境治理工作,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C. 决议指出,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为了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搭配不当,“挖掘”“工作”搭配不当,可去掉“和挖掘”。
C.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在“现代化建设”后面加上“的重大任务”。
D.结构混乱,“目的就是为了”句式杂糅,改为“目的是……”或“是为了……”。
故选A。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郭熙讲山水画有“三远”,诗亦然。
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去不还,”—此“高远”也。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此“深远”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平远”也。
高远之意 ,深远之意 ,平远之意 。高远气势高阔,深远混涵汪茫,平远平淡天真。少年多喜高远,中年多喜深远,老年多喜平远,心志异也。
A. 深重 冲融 突兀 B. 突兀 深重 冲融
C. 深重 突兀 冲融 D. 突兀 冲融 深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语句,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前后文的具体语境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来判断词语作用是否正确。突兀: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结合后文“高远气势高”,第一处应为“突兀”。深重:深厚,深广,和“深远混涵汪茫”能够呼应。冲融:语境中应是“冲和,恬适”之意,正和“老年多喜平远”相符。分析可知,B项最恰当。故选B。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气温回升,大地解冻。
B. 当地竹子的种类繁多,有蛮竹、刺竹、麻竹、筋竹、苦竹、龙猫竹……给当地人带来经济效益的主要是可以作为造纸原料的蛮竹、刺竹和麻竹。
C. 2018年10月,在挪威举行的第54届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大会上,“武汉东湖绿道实施规划”项目被授予“规划卓越奖”的特等奖。
D. 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儒家是进取的哲学,道家是内敛的哲学;儒家是社群之学,道家是个体之学;儒家是务实之学,道家是超越之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C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为:《武汉东湖绿道实施规划》项目被授予“规划卓越奖”的特等奖。故选C。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习语言文字不是最终的目的,而要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依靠它来学习、掌握生活、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语文的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语文只是人类生存必有之一种工具。人类之生存之目的别有所在;换言之,即教育之目的亦别有所在,而语文不过为便利达此目的之工具。”(穆济波)。如果这个工具不是最便利的,那么它也就必然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制约着整个教育目的的实现。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使书面语言逐渐成了一个国家中大多数成员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基本工具,原来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被某一特定群体所垄断的文言文无法日益深入、扩展到社会的每个层次、生活的每个角落,也就不可能达到更好地为大多数人服务的目的,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日益扩大使用范围的书面语言的白话文,其优越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了书面语言的主流。
文言文这个交际工具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当人们因交通、通讯等因素的限制,各地区的人们进行面对面的广泛交际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能够克服因地域的差异、方言的差异等造成的不便利因素,从而成为超地域、超方言的语言体系,成为一个相对有效的交际工具,“古时代的汉人的多种地方方言分歧的现象使以表意符号为基本特点的方块汉字成为一种特殊‘超方言’的书写系统,以之作为全族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交际工具,各地区的人民只要掌握了方块汉字,就能在它的帮助下比较容易地彼此互相了解,进行交际。”也正是因为其具有超地域、超方言的特点,使文言文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们用它作为交际工具,自然是非常不便利的。因为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口头语言是截然不同的,与普通人的实际生活也很少有关系,所以要掌握这个工具,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特意去学习并深入到另一个语言系统之中。由于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的限制,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这样的机会,而多数人却被剥夺了这个权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人都需要掌握书面语言这个工具,才能满足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当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学习并掌握这个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书面语言时,必然选择最容易操作、最实用的,就好像挑选一种工具一样。同时还应该看到,要使人人都学习掌握语言文字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基础的。从经济的投入产出的规律来看,也要求教育的内容必须是实用的、有效的、容易学习掌握的,否则所消耗的人、财、物力会更多。
另外,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推动文言文向白话文教学转变的重要原因。随着新思想、新科技的传入,新的事物和内容需要新形态的词汇和文体进行表述,而要在文言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汇和文体就变得相当困难,因此必须用新的名词和新的文体。因为任何语言的发展都必须是建立在语言结构系统发展的基础上,而这种发展是由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变化使原来语言系统中产生新的语言成分,这些新的语言成分的进入促使语言系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内部矛盾,正是这内部矛盾促使原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推动语言向前发展。
(节选自郑国民《近代普及教育思想的发展对文言文和白话文教学的选择》)
5. 下列对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虽然学习语言文字并非最终目的,但人们要靠它来学习、掌握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说它是一种工具。
B. 在我国现阶段,最为便利的书面语言工具就是白话文,所以我国普及教育最终选择了白话文教学。
C. 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工具,之所以在我国古代长时间使用,是因为它能使古代汉人克服地域差异、方言差异等不利因素,进行十分便利而有效的交际。
D. 白话文面向生活,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日用口头语言,让人们的交流更为便利,因而这一工具的便利性相较文言文有了极大地提升。
6. 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为了使用的便利,还是为了节省学习所花费的时间,语文教学都会将重心转向白话文。因而使教育更加普及。
B. 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就是随社会生产、生活的变化,新的语言成分进入原来语言系统,从而产生内部矛盾,促使原来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推动语言向前发展。
C. 因为文言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口头语言是截然不同的,与普通人们的实际生活也很少有关系,掌握它费时费力,因而它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D. 白话文之所以替代文言文成为语言文字的主流,是因为它能深入、扩展到社会的每个层次、生活的每个角落。
7. 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正是古代汉人的多种地方方言存在着分歧的现象,才使以表意符号为基本特点的方块汉字成为一种特殊的“超方言”的书写系统。
B. 使用白话,是用今人的话,来传达今人的意思,是直接的;使用文言,是用古人的话,来传达今人的意思,是间接的传达,写的人和读的人,都要费一番翻译的功夫,所以我们选择白话文。
C. 语言是表现思想的工具,文字又是表现语言的工具,只因为它们都是工具,所以都要求易于掌握,使用方便,所以文言文被逐渐放弃了。
D. 我国进入现代社会后,新的思想、科技、事物大量涌入,而文言文中又很少有恰当的词汇进行表述,因而产生矛盾,这也是促使白话文逐渐替代文言文的原因之一。
【答案】5. C 6. B 7. C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相符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十分便利而有效的交际”有误。结合原文,应为“相对有效的交际”“用它作为交际工具,自然是非常不便利的”。故选C项。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项,因果关系颠倒了,是因为社会发展要普及教育,才选择了白话文。C项,“……因而它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三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文言文这个交际工具的长期存在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主要是第三段开头到“各地区的人民只要掌握了方块汉字,就能在它的帮助下比较容易地彼此互相了解,进行交际”;二是文言文日益被白话文代替的原因,从“也正是因为其具有超地域、超方言的特点,使文言文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人们用它作为交际工具,自然是非常不便利的”到这一段的最后,选项把这两部分的内容糅合到一起,并强加因果。D项,“白话文之所以替代文言文成为语言文字的主流”错误,应为“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故选B项。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相符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所以文言文被逐渐放弃了”错误,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白话文成了书面语言的主流,且文章最后一段说“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推动文言文向白话文教学转变……”,这是说重心转向白话文,但没有放弃文言文,而且也不可能放弃文言文,只是变成了非主流。故选C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韩愈论史官书①
【唐】柳宗元
正月二十一日,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获书言史事,云具《与刘秀才书》,及今乃见书稿,私心甚不喜,与退之往年言史事甚大谬。
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若果尔,退之岂宜虚受宰相荣己,而冒居馆下,近密地,食奉养,役使掌故,利纸笔为私书,取以供子弟赏?古之志于道者,不若是。
且退之以为纪录者有刑祸,避不肯就,尤非也。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在御史犹尔,设使退之为宰相,生杀出入,升黜天下土,其敌益众,则又将扬扬入政事堂,美食安坐,行呼唱于内庭外衢而已耶?何以异不为史而荣其号、利其禄者也?
又言“不有人祸,则有天刑”。若以罪夫前古之为史者,然亦甚惑。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孔子之困于鲁、卫、陈、宋、蔡、齐、楚者,其时暗,诸侯不能行也。其不遇而死,不以作《春秋》故也。当其时,虽不作《春秋》,孔子犹不遇而死也。若周公、史佚,虽纪言书事,独遇且显也。又不得以《春秋》为孔子累。范晔悖乱,虽不为史,其宗族亦赤,司马迁触天子喜怒,班固不检下,崔浩沽其直以斗暴虏,皆非中道。左丘明以疾盲,出于不幸。子夏不为史亦盲,不可以是为戒。其余皆不出此。是退之宜守中道,不忘其直,无以他事自恐。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祸非所恐也。
凡言二百年文武士多有诚如此者。今退之曰:我一人也,何能明?则同职者又所云若是,后来继今者又所云若是,人人皆曰我一人,则卒谁能纪传之耶?如退之但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急,同职者、后来继今者,亦各以所闻知孜孜不敢急,则庶几不坠,使卒有明也。不然,徒信人口语,每每异辞,日以滋久,则所云“磊磊轩天地”者决必沉没,且乱杂无可考,非有志者所忍恣也。果有志,岂当待人督责迫蹙然后为官守耶?
又凡鬼神事,沙茫荒感无可准,明者所不道。退之之智而犹惧于此。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甚卒无可托乎!明天子贤宰相得史才如此,而又不果,甚可痛哉!退之宜更思,可为速为;果卒以为恐惧不敢,则一日可引去,又何以云“行且谋”也?今人当为而不为,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不勉已而欲勉人,难矣哉!
【注】:①韩愈在长安任史官修撰期间曾给刘秀才和柳宗元写信,担心“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表示自己不愿意担任史官。这封信就是柳宗元对韩愈来信的答复。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退之往年言史事甚大谬 谬:违背
B. 避不肯就,尤非也 就:接近
C. 孔子犹不遇而死也 遇:重用
D. 渺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 道:谈论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以他事自恐/以勇气闻名于诸侯
B. 刑祸非所恐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则卒谁能纪传之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不勉己而欲勉人,难矣哉/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顿首,原指以头叩地而拜,属九拜之一,此词最初见于《周礼》,常用于书信开头或结尾,表示谦敬的态度。
B. 《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孔子所作,和《诗经》《尚书》《礼记》并成为“四书”。
C. “若周公、史佚,虽纪言书事”中的“周公”和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周公不是同一个人。
D. 这是柳宗元给韩愈写的一封信,如果是韩愈给柳宗元的信,那么韩愈应该自称“退之”,称对方为“宗元”。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
B. 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
C. 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
D. 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其卒无可托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理晰情笃的驳论文,作者既驳对方论点又驳对方论据,反驳中推理严密,既有形象性,又有讽刺。
B. 韩愈不肯修史,柳宗元则不以为然,一针见血地指出韩愈不修史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直、不得中道”。
C. 柳宗元指出孔子、司马迁、班固、左丘明等人遭遇不幸虽各有原因,但跟他们做史官也有一定的关系。
D.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柳宗元不因和韩愈有私交而放弃原则,表明其正直坦诚的优秀品格。
13. 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2)今人当为而不为,又诱馆中他人及后生者,此大惑已。
【答案】8. B 9. D 10. A 11. C 12. C
13. (1)如果坚持的原则是正确的,那么即使是死也不能违背;如果要违背的话,那还不如赶快离开这个职位。
(2)现在应当做的事情自己却不去做,却又引诱史馆中其他人和年轻人去做,这真是太糊涂了。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的能力。
B.“就:接近”错误。“就”,就职,赴任;句意:不愿担任史官职务,这尤其不对。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A.第一个“以”,介词,用;句意:不要用其他的事自己恐吓自己。
第二个“以”,介词,凭借;句意:凭借勇气在诸侯中闻名。
B.第一个“所”,所字短语;句意:天刑、人祸不是你应该害怕的东西。
第二个“所”,与“为”连用,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C.第一个“则”,那;句意:那最后谁能作纪作传、编出史书呢?
第二个“则”,表判断;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D.“而”都表转折;句意:没有勉励自己却想勉励别人,那实在困难啊/有了疑惑,却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和《诗经》《尚书》《礼记》并成为‘四书’”错误。《春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并成为“五经”。
C.“周公不是同一个人”错误。两次是同一个人。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制作礼乐,故称“周公”。
D.“如果是韩愈给柳宗元的信,那么韩愈应该自称‘退之’,称对方为‘宗元’”错误。韩愈给柳宗元的信,韩愈应自称“愈”,称对方“子厚”。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像退之这样有学问、像退之这样会写文章、像退之这样好发议论、像退之这样自己认为刚强激昂,还说出像这样的话,那编写大唐史书的事不就终于没有人可以托付了吗?
“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结构对称,各自断开,排除BD;
“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作“如退之”的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跟他们做史官也有一定的关系”错误。作者认为孔子、司马迁、班固、左丘明等人道远不幸各有原因,跟他们做史官没有关系。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虽”,即使,如果,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回”,违背;“去”,离开。
(2)“后生者”,年轻人;“此大惑已”,判断句。
参考译文:
正月二十一日,宗元向十八丈人退之叩头致意:收到你关于谈论如何做史官的信,信中说你的意见全都写到《与刘秀才书》中了,到今天我才见到信稿,读后内心很不痛快,因为许多说法与退之往年议论修史的看法很不一致。
如果像信中说的那样,那么退之在史馆一天也不应该呆下去,从哪里能探测出宰相的用意,认为他是随便用史官的头衔来给一个韩退之增添荣耀呢?如果真是如此,退之又怎么能白白地领受宰相给你的荣耀,而在史馆里挂一个空名、接近机要地方、享受俸禄、使唤掌握文史资料的官员、利用公家的纸笔为私人写文章和用所得的收入来供给子弟们作费用呢?古代有志于为政治理想奋斗的人,不像这样。
况且退之还认为记录史事的人会受到惩罚、遭到天祸,因而想避开,不愿担任史官职务,这尤其不对。史官只是用善、恶等名称来褒扬或贬斥人,尚且恐惧不敢做;假使让退之做御史中丞、御史大夫,那赞扬人、贬斥人,使人成功或遭到失败就会更加明显,应该更加使人感到恐惧。那么你就意气扬扬地走进御史台的府署,吃着精美的食物,在那里安逸地坐着,上朝时呼呼“万岁”就算了吗?在御史任上尚且如此,假使退之担任宰相,掌握官员们的生死命运,和决定他们调进调出、升级降职的大权,那树敌就更多了,那么你就意气扬扬地走进政事堂,吃着精美的食物,在那里安逸地坐着,只是在宫内和朝堂上呼呼“万岁”就算了吗?那与不做修史的工作却享受史官称号的荣誉、领受史官的俸禄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又说:“做史官没有人为的祸患,就有上天来惩罚。”如果把从前古代修史的人受到惩罚说成是这种情况的话,也是很糊涂的。凡是在一定职位上的人,就要想到担任这个职务应该坚持的正确原则。如果坚持的原则是正确的,那么即使死也不能违背;如果要违背的话,不如赶快离开这个职位。孔子被困在鲁、卫、陈、宋、蔡、齐、楚等国,是因为当时政治昏暗,诸侯们不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没有得到被人重用的机会就死了,并不是因为作《春秋》的缘故。在那个时代,即使不作《春秋》,孔子也会得不到被人重用的机会而死去。像周公、史佚,虽然记录史事,还是得到了被人重用的机会,而且地位显贵。这又证明,不能说写《春秋》连累了孔子的命运。范哗参与叛乱,即使不修史书,他的宗族也会被杀尽。司马迁触怒了天子,班固不能约束他手下的人,崔浩卖弄他的正直而与凶残的鲜卑贵族相斗,遵行的都不是大中之道。左丘明因为生病而瞎了眼睛,是出自不幸。子夏没有著史书也瞎了眼睛。不能用这些例子来作为鉴戒。其他史官遇祸的情形都没有超出这个范畴。因此退之应该遵守大中之道,不要忘了坚持正确的原则,不要用其他的事自己恐吓自己。退之应该害怕的只是在于不能坚持正确的原则、没有遵守大中之道,天刑、人祸不是你应该害怕的东西。
你所说的两百年来文臣武将有很多,的确是这样的。现在退之说:我一个人,怎么能把他们的事迹写清楚?假使你的同事又像你这样说,以后继任史官的人也像你这样说,人人都说我只一个人,那最后谁能作纪作传、编出史书呢?如果退之只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孜孜不倦地写出来,你的同事、后来继任史官的人,也各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孜孜不倦地写出来,那史实也许就不会失传,终于能把它写清楚了。不这样的话,就只是相信人们的口头传说,而传闻又常常说法不一,日子越久,那你所说的顶天立地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一定会沉没无闻,而且杂乱无章,叫人无从考查,这不是有抱负的人所能容忍和放任不管的。果真有抱负的话,哪会要等到别人督促催逼以后才去履行史官的职责呢?
再说,凡是鬼神一类的事情,本来是荒诞不经,渺茫得很,没有什么定准,明白道理的人是不谈这些的,像退之这样聪明的人难道还怕这些东西。如今像退之这样有学问、像退之这样会写文章、像退之这样好发议论、像退之这样自己认为刚强激昂,还说出像这样的话,那编写大唐史书的事不就终于没有人可以托付了吗?英明的天子和贤明的宰相得到了像你这样会修史书的人才,却又不能达到编出史书的目的,真是太可惜了啊!退之应该再想一想,可以做的事就马上做起来;如果终究感到恐惧不敢做,那在一天之内就可辞职离开,又为什么要说将要考虑考虑呢?如今应当做的事情自己不去做,却又引诱史馆中其他人和青年人去做,这真是太糊涂了。没有勉励自己却想勉励别人,那实在困难啊!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11小题,共114分。
四、(21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①
【唐】白居易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②心情老,吴公③政化新。
三川④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注】①李尹侍郎,即李钟,新任河南尹。②硫傅:西汉疏广、疏受叔侄在任太子太傅、少傅时,称病引退。③吴公:孝文皇帝初立时,闻河南守具公治平为天下第一。④三川:指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欣赏着天津桥周围的景致,兴致来了就随口吟诗表达感受,心情澎湃就以饮酒来抒不发情绪。
B. 诗人在天津桥上时而伫立远眺,时而徘徊流连,水边巍峨耸立的高山好像和他在一起向前行走。
C. 诗人分别使用了“疏傅”和“吴公”的典故,目的是以自己的现实际遇来衬托李绅的突出政绩。
D. 这首诗描写了春夏交际天津桥的美景,对仗工整,通过衬托、用典等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
(2)本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作者在“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句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答案】(1)B (2)(作者站在天津桥上),经夜的雨,将天津桥洗刷得干干净净,没有了泥土和灰尘。雨后初晴,太阳升起,迎接早夏的到来;夕阳西下,惜别最后的春意。
(3)对友人治理洛阳,政绩突出的钦佩赞许。对自己吟诗饮酒,生活悠闲的满足愉悦。面对眼前好风景,作者感到难言的落寞。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水边巍峨耸立的高山好像和他在一起向前行走”错误。结合“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分析,“嵬峨”是侧倾不稳,形容醉态,不是巍峨的高山。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及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的能力。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意思是:下了一夜的雨,天津桥被冲刷的清净无尘。天气初晴,已是初夏时分,夕阳西下,春色已经残败将尽。
抓住“宿雨”“无泥”“未有尘”分析,一夜的雨把天津桥冲洗的很干净,没有泥尘。
“初晴迎早夏”,雨后初晴,迎接早夏的到来;“落照送残春”,“落照”是夕阳,“残春”表达惜春之情。然后用通顺的语言概括画面特征即可。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结合上面内容“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及注释②③内容分析,诗人分别使用“疏傅”和“吴公”的典故,将个人际遇和对李绅突出政绩的称赞巧妙表达出来;
“风景属闲人”,诗人欣赏着天津桥周围的景致,兴致来了就吟诗,心情澎湃就饮酒,对自己这种悠闲生活的满足;
结合“闲人”“徒有主”分析,面对眼前的风景,作者感到失落、惆怅。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4)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____________,稳泛沧浪空阔。(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6)____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游园》)
【答案】 ①. 兰泽多芳草 ②. 问君能有几多愁 ③. 又岂在朝朝暮暮 ④. 但寒烟衰草凝绿 ⑤. 短发萧骚襟袖冷 ⑥. 良辰美景奈何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泽,暮,衰,凝,萧,襟,袖,辰。
五、(2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信一口
明嘉靖十三年,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西南边睡的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并留下了数篇文字。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响着木鱼。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如今建水县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送水的马车。马车上绑着一只铁桶,里面装着井水。马车驶进小巷,将井水送给各家各户。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城市里还有送井水的人,除了建水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是一份古老的工作,我三十年前来建水的时候,就见过这些送水的马车。现在,马车已经被汽车包围了,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在汽车中间,没有被取缔,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送水的人骑在桶上,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就像童话里的人物。马车一到,接水的人们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芳香四溢的清水回家去。井水渗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没有这桶水,一天的生活便无法开始。
马车送来的水,取自水板井。建水民谣说:“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如果没有这口井,建水城不会建在此,文明不会兴起。至今,大板井的水依然清冽甘醇,一位前生产队的老会计守护着它,老伯已经70多岁了,终日坐在井后面的小庙里,他后面是供着龙王的神龛。水井对于建水人来说,不仅仅是水源,而且是来自大地的保护神,每一口水井都具有神的地位。许多井的旁边,都盖着庙,里面供奉着龙王、水神,终年香火不绝。建水立城以来,一直靠井水滋养。喝井水的人,已经死去无数,运送井水的人,也死去无数。但新一代的送水人仍通过送水而生活,这是一种故乡经验。井水是一种“信”,这不仅是源于生活习惯的依赖,更是祖传的“信”,每个建水人都收到过这个“信”。井水令一代一代建水人信任大地,安居乐业。生生之谓易,送水人不会怀疑,跟着祖先送水就行了。这一眼,令他成了一个保守派。破旧立新、怀疑旧物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改天换地,人们已经不再信任大地,不再道法自然了。送水的人必须守旧,大地之水是旧的,从来没有进步过一滴。这个时代的目标是“先富起来”,送水的人像井一样,天然地自甘落伍。送水只能维持温饱,年复一年地送水,做这个活计更得不为所动。但是,只要水在,他就不会失业,也不必担心成本。人们信任他,只要他的马车一到,各家各户就提着桶走出来,仿佛他是一个大地派来施水的使者。井水维系着这座小城中人与人之间的“信”。建水的送水人诚实地信任着祖传的井,就像祖先们信任大地之水、开始之水。他通过日复一日运送这口唯一的井里的水,立其诚。送水的人像写诗一样,送的是大地的现成,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个工作微不足道,没有技术含量,有力气就能干。但是,必须有人干,不能须臾或缺。他的职业精神,就是每一次送水都要恭恭敬敬的,忠实于一口井。看建水人如何取水,送水人站在马车上,用瓢将桶中的水慢慢舀出,车旁的人双手捧着盆,捧至眼前,瓢里的水跃入盆中,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送水人与取水人不说话,但凭借青色的一缕完成了最神秘的交流。偶尔,水沾湿额头,有一点凉,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地之凉。
说实话,大板井的水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没有多少区别,如果用技术检测的话,成分也不会有多大差异。但这是一种“信”,这种“信”非常古老,这是对起源、开始的“信”。人们迷信的是这个开始,通过对开始之水的迷信,人们永远记着祖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定居。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迷信。科学只看到水的分子构成: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科学不知道这种“信”来自时间、经验、细节,井是文明照亮的,水不是一般的水。水中有“信”,是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态度,水井唤起的是感激和敬畏。大板井的旁边不仅有龙王庙,还有无数的传说、诗歌,无数来自祖母们的自生自灭的箴言……没有人会为自来水公司建一座庙,虽然它的有无也生死攸关。人们喝水管里的水只是因为契约、抵押、担保、制度,所以不会对一个水表、一份供水合同恭恭敬敬。人们提心吊胆,担心着毁约。大地不会毁约,大地就是诚实。人们与大地的关系是“信”,不是契约。
黎明,马蹄嗒嗒响起,送水的人来了,这是一个喜讯。有部电影叫作《都灵之马》。
大风,灰沙弥漫,疯狂之马,最后几颗土豆,一群吉普赛人在荒野中找到一口干了的井。在整个世界上,井越来越少,一口接一口地少下去,现在,井就像诗一样卑贱而金贵。许多井已经不被信任,封了填了。有一次我在苏轼老家的井边跪下去,像信任他的诗那样信任着,捧起一口来喝掉,旁边的导游大喊:“喝不得!”他不信了。大地藏着毒药,不再信任井,这是一种新的觉,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觉过,耶稣、佛陀、庄子、老子等的觉都是:井是好的,井就是诚实,可以信任、依靠。井藏着毒药,这种可怕的想法已经萌生。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建水城可以信任,看啊,送水的马车来了!
马车从我身边经过,我坐在燃灯寺前,像五百年前的杨慎一样,端起茶碗,品着井水,品着“信”的滋味。
(选自于坚《建水记》,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本文描写了云南小城建水,以井为主体,让读者感受到了小城的传统与淳朴。
B. 文章引用民谣“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说明了大板井悠久历史以及对建水城的重要作用。
C. 作者强调人与井的关系是感激和敬畏,而人与自来水的关系是契约,从中可以明确看出作者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
D. 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将井水与自来水作比较,将建水人对井水的信任与导游对苏轼老家井水的怀疑作比较,使主题更加明确,引人深思。
E. 作者用一部电影中的场景来写水井干涸带来的绝望,他认为环境恶化使井越来越少,使人们丧失了对世界万物的信任。
17.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8.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9. 你如何理解倒数第二段中“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句话。
20. 作者结尾说“品着‘信’的滋味”,“信”包含多重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案】16. CE 17. 表现了建水城历史悠久,传统保存完好,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18.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建水人取水时的虔诚态度,写出了人与人,人与大地之间的紧密关系;比喻,将井水比作精灵,写出井水的灵气。长短句结合。
19. 人们违背传统的观念,不再信任井水,从而引发信任上的危机。
20. 对生活习惯的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大地的信任;对祖先的感激;对神灵的敬畏。
【解析】
【16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C.“从中可以明确看出作者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分析错误,本文并没有明确表达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E.“他认为环境恶化使井越来越少”分析错误,使井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并没有简单地说是“环境恶化”。故选CE。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通读文本,重点读指定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内容,写出作用。一般首段作用有交代故事的开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本文首段,从明代大诗人杨慎来建水城拜访友人写起,由燃灯寺,写到寺院门口的那口井,表现了建水城历史悠久,传统保存完好,引出下文,照应结尾。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划线句子中,“舀”“捧”“跃”等动词的运用,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建水人取水时的虔诚态度,写出了人与人,人与大地之间的紧密关系;“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井水比作精灵,写出井水的灵气。同时,划线句子采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语言表达错落有致,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赏析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句话,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违背传统的观念,不再信任井水,不再信任传统,那还有什么可以信任的呢?从而引发信任上的危机。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社会内涵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有关情节的探究性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否真实,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小说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作者结尾说“品着‘信’的滋味”,这个“信”有着丰富的内涵:①对生活习惯的依赖,如过去人们依赖每天送水车的送水;②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对送水车送来的水,无需怀疑;③对大地的信任,如人们深信,饮用井水是绝对安全的;④对祖先的感激,如祖先定居这个地方,我们才有今天的子孙繁荣;⑤对神灵的敬畏,如祖先和神灵是信任水井的。
六、(10分)
21. 阅读下面陆游晚年居家山阴时作的一首小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柳桥晚眺
陆游【南宋】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答案】我站在小溪旁边,能够听到水中鱼儿的声音,身旁是纵横交错的树林,郁郁葱葱,长得非常茂盛,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白鹤的到来。天上正好有几片闲云在悠悠地漂浮着,可是却难以汇集成雨,只是在贴着那碧绿的山腰,缓缓地飞行,好像在向我招手。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诗歌画面主要是通过对诗歌中景物或人物、事件的描写展现的。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找出主要意象,描绘图景图画,点出气氛,抒发情感等。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绝句,诗人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且写得非常直白,朗朗上口,一读便是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抓住“小浦”“鱼跃”“横林”“鹤”等分析,通过对于小溪,以及树木和白鹤的描写,立马使得这首诗生动了起来,充满了意境。,诗人把乡里的风光,描写的非常传神,读了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抓住“闲云”分析,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以“闲云”自喻,“故傍碧山飞”,是出于不得已,曲折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哀思。注意题干要求“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运用合理的想象,结合意象内容,描绘诗歌画面即可。
【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22. 阅读以下材料,概括主要信息。
快递包装规范治理和绿色化进程虽然取得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请用简练的语言从五个方面加以概括,每条不多于8个字。
材料:快递企业总部和基层网点问卷调查中,超过95%的受访者都表示,环保包装在成本方面的压力在目前来讲是难以承受和消化的。接受问卷调查的电商卖家,超过64%的受访者也认为,推广快递绿色包装的关键是要“把成本降下来”。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超过70%的快件和包裹来自电商。连续两年的深度和全面调研表明,快递六大包装中除封套、编织袋、运单之外,超过一半的包装物都来自电商卖家或平台。C类零散客户的快递包装中仍然存在过度包装和浪费的问题:部分电商平台在使用包装箱时“大材小用”现象仍然很普遍。快递封装用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过程排放,另一方面是原材料生产排放。就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快递包装不管是生产过程中,还是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都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国家加大了环保督察和打击力度,但是劣质包装以及有害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仍然很严重,急需从源头进行治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环保成本压力过大 ②. 源头包装仍需减量 ③. 过度包装依然存在 ④. 生产耗能急需控制 ⑤. 绿色监管有待加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快递包装规范治理和绿色化进程虽然取得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请用简练的语言从五个方面加以概括,每条不多于8个字”,这是有指向的压缩,然后标出语段的句数,再根据题干要求的点数给语段分层,最后进行概括即可。语段一共八句话,一二两句“……超过95%的受访者都表示,环保包装在成本方面的压力……接受问卷调查的电商卖家,超过64%的受访者也认为,推广快递绿色包装的关键是要‘把成本降下来’”是说环保成本压力过大;三、四两句“……当前超过70%的快件和包裹来自电商。……快递六大包装中除封套、编织袋、运单之外,超过一半的包装物都来自电商卖家或平台”是说源头包装仍需要减量;第五句“C类零散客户的快递包装中仍然存在过度包装和浪费的问题”是说过度包装依然存在;第六、七两句“快递封装用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两个方面:……就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快递包装不管是生产过程中,还是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都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是说生产耗能急需控制;第八句“虽然国家加大了环保督察和打击力度,但是劣质包装以及有害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仍然很严重,急需从源头进行治理”是说绿色监管有待加强。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街上一家小店要倒闭,里面的商品可能要比平时便宜,于是大家纷纷前去采购。一些人什么都没买,因为里面的商品并不比平时便宜。一些人选择性地买了一些,因为他们真正需要。另一些人买了比平时更多的东西,因为想到了小店主主人未来的生活。
这三类人,你更认同哪类人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理性
理性使人行事严谨,心思慎密,理性使人处事不惊,不骄不躁,理性使人沉着稳重,温文尔雅……如果说感性能使人情感丰富,更能发现生活之美的话,那么理性便能使人运筹帷幄,迈向成功的人生道路。
对于“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来说,感性的人会因此情绪时喜时悲,性情使然也;理性的人则会泰然处之,平静对待,调整好心态,继续为事业、学习而奋斗。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易过多地伤时感事,一心向前,不能让情感左右我们的行动。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悔恨,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往往理性能使我们在大风大浪中依然不会迷失正确的方向。”
对于“亡羊补牢”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来说,在自己因为笼破了,而羊丢失了的时候,感性往往使人会为之而悲伤、后悔、懊恼,理性却使人忘记过去,向前看,立马采取行动将洞补上。这便体现了效率和能力。人生短暂,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追忆过去,理性使我们能够更加珍惜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勤于思考,面对各种困难才能有最正确的方法来解决。
拥有理性的人能慢慢走向成功,失去理性却只能招来失败。
引发人类历史上最大灾难的希特勒便是失去理性的最典型的例子,他不仅是法西斯的头目,还是德国的最高领导人。自己国语推崇军权注意,种族歧视,征服世界的野心太过强大,使得他失去了理智和理性,甚至是人的本性,发动了危害全人类的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丧心病狂的表现虽然使他在起初的战斗中先拨头筹,气势逼人,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原因为何?因为他失去了理性的思考,被野心冲昏头脑,在面对装备、军队落后不堪的俄国,他却吃了亏,从而丧失了主动权,也逐步走向灭亡。他的不理智使丧失主动权,退一万步讲,如果他在危急时刻尚有一丝理性,便不会东征损失主力过多,但正是由于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丧失理性,一意孤行,遍招来了失败,理性的主要自然不言而喻了。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失去理智,要理性对待。唯有理性能使人最快地通向成功,富有理性的人生必将十分精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写作题。从具体的情境材料看,它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题,针对倒闭的商店降价销售商品,列举了三类人的不同立场。其实,从本意上看,这三类人面临在三种人中选择:第一类人,是因为他们能理性购物,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盲目购物、盲目消费提出合理化建议;选择第二类人,是因为他们既能理性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又能同时帮助倒闭的店主,在理性中不失友善;第三类人,是因为他们用自己最平凡的举动,给倒闭店主以温暖,为他的未来点一盏灯。一般而言,一则材料如果提供几个主体时,思考可以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基于此,针对材料可以思考的角度有: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与人生中的选择;面对需要帮助的,我们该投之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是以感性对待,还是理性对待……
情境材料提供的思考空间是很大的,而根据材料提出的写作任务却划定了思考的范围:第一句要求从提供的选项中选择“你最认同”的一个或几个,第二句要求写出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写作时只有把两个要求全部落到实处,才算符合题意。
根据上面的分析,该文写作时先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即根据材料特点选准角度,选择“最认同”的作为写作立意的依据;然后根据主旨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要把自己选择的视角与现实对接进行阐述;最后,把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多角度展开分析,以揭示文章的主题。
立意:
1.理性面对生活。
2.从自身实际出发。
3.乐于助人。
4.雪中送炭,难中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