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上册 精品解析: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精品解析: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网络修…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网络修真小说之中,常常有今不胜古的时代感慨——古代仙器法宝的价值和内涵力量,往往超过较近的时代;可对于网络文学本身参讲,却是古不胜今。现在再看看十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是三四年前的作品,都会感到哪怕作者在文笔、内涵、火候等方面的深厚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现在顶级的网络小说创作者,可在创作的类型和形式上,却已经只能用“时代的眼泪”这个词汇来形容了。随着2012年以来“超级 IP时代”的到来,得益于文娱行业的深度介入,网络文学发展演化的速度,像是按下了一个十倍的加速按钮一样,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网络小说正处于它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有挑战的时代,或许可以用“白金时代”这个对网络小说创作者来说比较熟悉的词语来命名。

新的时代力量和平台力量,将不同领域的文学资源重新聚合了起来,并通过一种最符合市场经济的结构,形成了一种像山洪一样裹挟一切的强大合力。在这种时代力量下,文学资源的重新聚合,正在达到甚至超过近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那种超强生命力,甚至攀越并“超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时代——获得比明清时代更高维、更多场景的孕育文学生命之力。

话说回来,明代通俗小说的兴盛与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民国时期现代文学的普及与发展,也同现代工业条件下印刷出版业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这种时代和平台的变革,是文学形态本身创新的一大主要推动力。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变革力量和出版行业环境的整体变化,同样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石昌渝先生曾经评论说:“中国书籍形制,从甲骨、钟鼎、竹简到丝帛,都不可能、也不屑于承载供人们消遣的俚俗的白话小说。它们的材料和书写成本都太昂贵……只有在印刷术发明之后,而且是在印刷业发展到商品化程度较高、一般出版物可以为社会有闲阶层购买而出版者又有利可图的时候,白话小说的写作和出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到了清初的金圣叹年代,本被清高文人们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俗文”如《水浒传》等作品,已经能够入堂堂之室,成为文人墨客争相阅读谈论的作品。到了《红楼梦》时,评价就已经是“书中无一正笔,无一呆笔,无一复笔,无一闲笔”了。“小说俗文”的力量,就此勃发喷涌,最终促成了中国文学在一个时代里彻彻底底地更新换代。

从历史来说,文学,特别是通俗文学的发达和兴盛,往往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社会经济基础的兴盛,是通俗文学勃发的根本基础。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平台条件……构成文学“形态”、行业“业态”以及产业“生态”系统重塑的核心力量,再加上我们所说的受众需求如网络青年“心态”、从媒介之变到网络连接的“状态”——这“五态”就构成了考察“新时代、新文艺、新网文”发展态势的最好景框,中国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产业平台,正赋予网络小说一种独一无二的“五态”。反过来,亦是如此。正是这“五态”的发展演变,让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心态、形态、状态、业态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与趋势,何以成为映照“中国好时代”的最佳文本、故事和影像。对于当今时代的网络小说来说,最大的幸运,或许就是身处在这个正在促成中国文学再度更新换代的大时代之中吧,并且成为映照、重组甚至开创这个“中国好时代”的最佳故事。

 (摘编自庄庸主编《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核心书目》)

材料二:

对于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有人形象地称之“野蛮生长”。这个比喻暗含的判断是: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和研究显得滞后且零散,双方未能形成必要的互动。但近年来,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与日俱增,通过接受网络文学参与重要评奖、吸纳网络文学作家进入作协、设立网络作家协会和专门的网络文学奖项、为网络文学编年和写史等,明确地表达了接纳并引导网络文学发展的意愿。

然而,网络文学的特殊性,恰恰也在这里。无论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反应滞后还是及时,评价零散最还是密集,接纳是被动还是主动,似乎都不曾从根本上影响其发展。从过去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网络文学表面上以某种“自在”而“自为”的状态在发展,其内在逻辑实则不无矛盾。

一方面,网络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类型和多样的风格,简直称得上“网罗文学”。随便点开一个网络文学网站,题材类型应有尽有,作品分类混乱芜杂。有人或许会认为:分类标准的杂乱反映出兼容并包的心态,这正是网络文学生长壮大的根基。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文学又始终表现出标新立异的强烈冲动,以使自己区别于其他文学。网文圈的作者、读者和观察分析者,非常乐于将此前所有文学统称为“传统文学”,以显示网络文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当下性。他们甚至发明了“传统网文”的概念,以期待更具新鲜感的网文出现。网文圈还形成一套迥异于“传统文学”的评价方法:描述阅读趣味,有“快感”“爽点”“梗”等名词概念;评估作品潜力和影响力,则有点击量、订阅数、打赏和互动数等量化指标。

(摘编自徐阿兵《网络文学,只是“网罗文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中国网络小说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发展迅猛,这恰恰弥补了创作者在文笔、内涵和火候等方面的不足。

B. 《红楼梦》等作品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意味着“小说俗文”文学地位的提升,推动了中国文学新格局的形成。

C. 中国目前的时代环境赋予网络小说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借助网络小说,我们也可以了解中国新时代发展的状况。

D.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中的片面追求点击量、打赏,强调对读者的感官刺激,会对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造成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的时代力量和平台力量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就已经接近了近现代文学以及明清小说的水平、高度。

B. 文学的普及离不开平台的支撑,小说最初具备了大众文化品格,与其以商品化的印刷出版物作为载体是密不可分的。

C. 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和研究尽管滞后且零散,但是在客观上却成了当下网络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D. 网络文学讲求兼容并蓄,拓展了题材的广阔性,强化了作品的写实性,提高了读者的参与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

3. 下列选项中,与网络文学创作无关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太子妃升职记》全部由IP改编,IP持续释放能量。

B. 《琅琊榜》走红之后,很快出现了同名手游、网游和漫画等。

C. 《人世间》的热播,使其成为搜索热词,同名小说网售火爆。

D. “快穿流”小说专注叙述故事本身,着眼于读者的“爽点”。

4. 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5. 当下,应如何保障网络文学获得更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A    2. B    3. C    

4. 材料一论述当前中国网络小说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探究了其迅猛发展的原因;材料二论述近年来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文学界日益关注,重点探究了网络文学内在逻辑的矛盾性。    

5. ①要利用好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产业平台,调整好“五态”发展演变,赋予网络文学发展更强劲的生命力;
②文学界要加大关注力度,接纳并引导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③网络文学界要丰富创作题材、类型和风格,规范评价标准,正确处理好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性和个性化的逻辑关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恰恰弥补了创作者在文笔、内涵和火候等方面的不足”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现在再看看十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是三四年前的作品,都会感到哪怕作者在文笔、内涵、火候等方面的深厚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现在顶级的网络小说创作者,可在创作的类型和形式上,却已经只能用‘时代的眼泪’这个词汇来形容了”,“哪怕”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就已经接近了近现代文学以及明清小说的水平、高度”错误。从原文“在这种时代力量下,文学资源的重新聚合,正在达到甚至超过近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那种超强生命力,甚至攀越并‘超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时代——获得比明清时代更高维、更多场景的孕育文学生命之力”来看,选项偷换概念。

C.“根本原因”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无论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反应滞后还是及时,评价零散最还是密集,接纳是被动还是主动,似乎都不曾从根本上影响其发展”。

D.“强化了作品写实性”错误。原文“一方面,网络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类型和多样的风格,简直称得上‘网罗文学’”,“强化了作品的写实性”无从谈起。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C.《人世间》同名小说网售火爆,是其销售的方式,不是网络文学创作。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内容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

材料一共有四段:第一、二段,结合“随着2012年以来“超级 IP时代”的到来,得益于文娱行业的深度介入,网络文学发展演化的速度,像是按下了一个十倍的加速按钮一样,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网络小说正处于它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有挑战的时代”“获得比明清时代更高维、更多场景的孕育文学生命之力”分析可知,论述当前中国网络小说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二、三段,结合“话说回来,明代通俗小说的兴盛与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民国时期现代文学的普及与发展,也同现代工业条件下印刷出版业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这种时代和平台的变革,是文学形态本身创新的一大主要推动力。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变革力量和出版行业环境的整体变化,同样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从历史来说,文学,特别是通俗文学的发达和兴盛,往往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可知,探究了网络小说迅猛发展的原因;故材料一论述当前中国网络小说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探究了其迅猛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二共有四段:第一段,结合“但近年来,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与日俱增”分析可知,论述近年来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文学界日益关注;第二到四段,结合“网络文学表面上以某种‘自在’而‘自为’的状态在发展,其内在逻辑实则不无矛盾”“一方面,网络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类型和多样的风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文学又始终表现出标新立异的强烈冲动,以使自己区别于其他文学”分析可知,探究了网络文学内在逻辑的矛盾性。故材料二论述近年来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引发了文学界日益关注,重点探究了网络文学内在逻辑的矛盾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结合“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平台条件……构成文学‘形态’、行业‘业态’以及产业‘生态’系统重塑的核心力量,再加上我们所说的受众需求如网络青年‘心态’、从媒介之变到网络连接的‘状态’——这‘五态’就构成了考察‘新时代、新文艺、新网文’发展态势的最好景框,中国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产业平台,正赋予网络小说一种独一无二的‘五态’”分析可知,要利用好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产业平台,调整好“五态”发展演变,赋予网络文学发展更强劲的生命力;

结合“但近年来,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与日俱增,通过接受网络文学参与重要评奖、吸纳网络文学作家进入作协、设立网络作家协会和专门的网络文学奖项、为网络文学编年和写史等,明确地表达了接纳并引导网络文学发展的意愿”“然而,网络文学的特殊性,恰恰也在这里。无论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反应滞后还是及时,评价零散最还是密集,接纳是被动还是主动,似乎都不曾从根本上影响其发展”分析可知,文学界要加大关注力度,接纳并引导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结合“一方面,网络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类型和多样的风格,简直称得上‘网罗文学’”“有人或许会认为:分类标准的杂乱反映出兼容并包的心态,这正是网络文学生长壮大的根基”“网络文学表面上以某种‘自在’而‘自为’的状态在发展,其内在逻辑实则不无矛盾”分析可知,网络文学界要丰富创作题材、类型和风格,规范评价标准,正确处理好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性和个性化的逻辑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歌声

王愿坚

我们钻进兴凯湖边荒凉的原始森林,已经整整三天了。

1935年的晚秋,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茅草早已枯黄了,在积年的腐土上,又压上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太阳已经落到西边山后去了,天渐渐昏暗起来,骚乱稍稍平息了些,森林慢慢安静了。只有那“哗——哗—— “的松涛在晓风的激荡下,更起劲更单调地响着,间或有几只归林的飞鸟吱喳地叫两声,整个森林显得更加阴森更加寒冷了。

我望望他俩。老赵半睡半醒地躺在那里,一会儿睁开眼睛,呆滞地望望树林梢头那一小片蓝天。小孙耷拉着个脑袋,两手不停地抚摸着那支小马枪的枪托,半天,蹦出了一句话:“这……都怨我啊!要不是我……不小心,我们也不会暴露。”说着,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老赵长长地吐了口气,直盯盯地望着小孙的脸问道:“你今年十几了?”

“十七。”小孙慢慢地抬起头,

“你年轻,又没有受伤,你得活看,我们俩往东那么一打……”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小孙气愤地打断了:“你……别说这个!咱死,死在一起,埋,理在一堆……”

话一时顶住了,谁也不再说什么,林里更静了。一阵风过处,“吧嗒吧嗒”两颗松塔落在地上,骨碌骨碌滚到小孙的脚边,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跟着蹿下来。它并不怎么怕人。它扒着树干,不停地摇着它那长长的尾已,瞪着一对小眼好奇地瞧着我们。小孙捡起松塔,下意识地往里面瞅了瞅,随手丢给了松鼠,那家伙轻轻一纵,抓起松塔跑走了。

又是一阵沉默。

突然,老赵翻转身,挣扎着爬起来,吃力地把他那只受伤的胳膊哆哆嗦嗦地向我伸过来。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一切全明白了。我把他那只手紧紧握住。接着,又一只手很快地落到了我的手上。

三只手紧紧地扣在一起,一件决定我们命运的大事就这样在一瞬间无言地决定了。

老赵抽回手,从挎包里掏出了一颗手榴弹,放在嘴里猛一下咬开了盖子,像摆一只酒瓶子似的,矗直地放在我们中间,然后把弹弦轻轻地钩了出来。老赵向我们询问地看了一眼,说:“想想看,还有什么事该做?时间还来得及;天快黑上来了,敌人一时怕还不敢进来。”

“没有。”我摇了摇头。我只把驳壳枪往胸前放了放,从衣服里子里拿出那张一直没舍得毁掉的临时党证,叠了叠,压在枪的表尺底下——让它们和我的心脏一块儿炸掉吧!

对面,小孙也在窸窸窣窣地收拾什么,他把脑袋探向我这边,肯求似的低声说:“老董,咱俩换个地方坐吧!”他一面往我这边爬,一面解释说:“我爹临死的时候这么说过:‘就是牺牲了,也要脸朝东死去——我们的祖国在那边!’”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紧一紧的。我刚想安慰他几句,猛地,老赵把一只手重重地按到了我的肩膀上,使劲晃着:“听!快听!”

松涛在吼着。在这海潮似的涛声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奇异的声音汇合着兴凯湖上的风吹送过来。这是一个人在唱歌。歌声,不怎么高亢,也并不悠扬,它低沉而又坚决地涌进森林,压过了松涛,冲进了我们的心。

歌子是用我很不熟悉的语言唱出来的。一时,我简直弄不清这是什么歌子,只觉得它是那么亲切,那么耳熟,但很快,歌声和我心里的一支歌曲共鸣了,是它,是它!就在一年以前,我刚走进党的队伍的时候,在鲜红的党旗下面,和同志们一道,我第一次唱起这一支歌。这以后,我们曾经唱着它欢庆过战斗的胜利,也曾经唱着它把战友的尸体葬进墓穴……

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歌声啊!和着这歌声,歌词从心底里流出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歌声和着松涛,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音响,摇撼着整个森林。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和着这歌声低唱起来。老赵揽着我的肩膀,紧贴着我的脸,嘴巴在哆嗦着,歌词从他那皴裂的嘴唇上吐出来: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做一次最后的斗争!……

小孙抱住了老赵,越唱声音越高。

我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唱啊,唱啊。唱了一遍又一遍。歌声和泪一道,从心里涌出来!

不知什么时候,老赵已经不唱了。他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地扶着树干站起身来,目不转晴地盯着我,呵斥似的说道:“不对!不对啊,老董!”他用力摇着手榴弹,“我们能活着出去,我们一定得活着出去!”

他说出了我心里的话。想起刚才我们那样软弱无力和那种绝望的打算,我感到脸上一阵发烧。“好!”我也霍地站起身说,“四班长,你下命令吧!”

“没有什么好说的。继续跟着那边唱,一个人也要把这个歌唱到底,这就是战斗命令!”他转身向着小孙,“把枪准备好,你走头里。突出包围圈就往林子里钻。”

事情像刚才那样突然地决定了。小孙紧握着小马枪走在前面,我把老赵背起来,我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提着驳壳枪;老赵手里握着手榴弹,我们轻步走下山包。

背后,歌声还在响着,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昏黑的森林里摸索前进。

……

黎明时分,在林中的一块空地上,一堆通红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在篝火近旁,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嚼着新爆开的爆米花,我们放开嗓子纵情地歌唱起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1957年10月5日

【注】①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为中俄两国界湖。②小孙:朝鲜人,随父亲越过鸭绿江来到中国,一起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主人公是身处极其恶劣环境中依然坚持斗争的“抗联”战士。

B. 小孙不想扔下战友独自突围,他说的“死在一起”是此刻三个人的共同心愿,表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C. “一件决定我们命运的大事”,指三个人决定引爆手榴弹殉国,这件“大事”为后文突出歌声的作用张本。

D. “我”拿出临时党证,想与党证共存亡,这一细节生动表现出“我”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营造了寒冷阴暗的氛围,带给人们一种压抑的感觉。

B. 老赵“像摆一只酒瓶子似的”将手榴弹放在三人中间,说明其赴死的从容。

C. 三个人依偎在一起齐唱《国际歌》,歌声激昂而感人,凸显了信念的坚定。

D. 结尾的篝火象征战士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深化了团结才能战胜敌人的主旨。

8. 小说中插入了对小松鼠的细致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 刘熙载《艺概》有言:“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本文是怎样将抽象的“歌声”表现得具体可感的?

【答案】6. B    7. D    

8. ①小松鼠的出现为险象环生的战场带来一丝生机,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可能出现转机;
②借小孙与小松鼠之间的互动,表现小孙活泼好奇的天性,丰富了人物形象;
③宕开一笔,一改紧张的氛围,舒缓了节奏,使得行文张弛有致,增加了小说的曲折性、抒情性与可读性。    

9. ①以景物描写衬托歌声,松涛激荡澎湃却被歌声压过,衬托出歌声的震撼人心;
②以具体事物比喻歌声,将歌声比作一只看不见但强有力的大手,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歌声的力量;
③以人的精神改变表现歌声,歌声赋予战士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具备了克服困难而求生的勇气。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是此刻三个人的共同心愿”错误。从文中“你年轻,又没有受伤,你得活看,我们俩往东那么一打……”等处来看,并非是三个人的共同心愿,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深化了团结才能战胜敌人的主旨”错误。结尾的篝火象征着希望,“深化了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无中生有。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的能力。

由“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跟着蹿下来。它并不怎么怕人。它扒着树干,不停地摇着它那长长的尾已,瞪着一对小眼好奇地瞧着我们”分析可知,小松鼠出现在险象环生的战场,舒缓了紧张的氛围,再结合后文“背后,歌声还在响着,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昏黑的森林里摸索前进”“黎明时分,在林中的一块空地上,一堆通红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小松鼠的出现为险象环生的战场带来一丝生机,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可能出现转机。

由“小孙捡起松塔,下意识地往里面瞅了瞅,随手丢给了松鼠,那家伙轻轻一纵,抓起松塔跑走了”分析可知,借小孙与小松鼠之间的互动,表现小孙活泼好奇的天性,丰富了人物形象。

从情节上看,“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小孙气愤地打断了:‘你……别说这个!咱死,死在一起,埋,理在一堆……’”“话一时顶住了,谁也不再说什么,林里更静了”此时的气氛应是紧张而沉重的,小松鼠的出现,一改紧张的氛围,舒缓了节奏,使得行文张弛有致,增加了小说的曲折性、抒情性与可读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

结合“松涛在吼着。在这海潮似涛声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奇异的声音汇合着兴凯湖上的风吹送过来。这是一个人在唱歌。歌声,不怎么高亢,也并不悠扬,它低沉而又坚决地涌进森林,压过了松涛,冲进了我们的心”分析可知,以景物描写衬托歌声,松涛激荡澎湃却被歌声压过,衬托出歌声的震撼人心;

结合“背后,歌声还在响着,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昏黑的森林里摸索前进”分析可知,以具体事物比喻歌声,将歌声比作一只看不见但强有力的大手,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歌声的力量;

结合“歌声和着松涛,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音响,摇撼着整个森林。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和着这歌声低唱起来。老赵揽着我的肩膀,紧贴着我的脸,嘴巴在哆嗦着,歌词从他那皴裂的嘴唇上吐出来: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做一次最后的斗争!……”“我们能活着出去,我们一定得活着出去!”分析可知,以人的精神改变表现歌声,歌声赋予战士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具备了克服困难而求生的勇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也,少孤贫。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浪迹东洛,玄宗知其名,召入供奉。大略宗师张僧繇千变万状,纵横过之。寺观之中,图画墙壁,凡三百余间,变相人物,奇踪异状,无有同者。朱景玄云:“有旧家人尹老八十余,尝云:‘见吴生画中门内神,圆光最在后,一笔成。当时坊市老幼,日数百人,竞候观之。及下笔之时,望者如堵,风落电转,规成月圆。或谓之神也。’又景公寺老僧玄纵云:‘吴生画此地狱变相之后,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

又玄宗天宝中,忽思蜀中嘉陵江山水,遂假吴生驿递,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云:“臣无粉本,并记在心。”遣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亦画大同殿壁,数月方毕。玄宗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又画殿内五龙,鳞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其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神妙也,国朝第一。张怀瓘云:“吴生画,张僧繇后身,斯言当矣。”

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请于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旻于是脱縗服,若常时装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道子于是援毫图壁,俄顷之际,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现。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观者数千百人,无不惊栗。

又道子访僧请茶。僧不加礼,遂请笔砚,于壁上画驴一头而去。一夜,僧房家具并踏破,被恼乱不可堪。僧知是道子,恳邀到院祈求,乃涂却画处。

(选自《太平广记·画三》,有删改)

【注】①变相:简称“变”,佛教画术语,用绘画或雕刻所表现的佛经故事。②圆光:佛、菩萨及诸圣神头后的光圈,表示佛法的威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

B. 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

C. 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

D. 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授,指上天所授予,“授”与《师说》中“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授”意同。

B. 供奉,职官名,唐代有高深修养的文人及艺术家被皇帝罗致身边,以某种技艺侍奉。

C. 粉本,指古代中国画施粉上样的稿本;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后依样落笔,放称。

D. 縗服,即丧服,居丧时冠裳絰带等服制;古时依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丧服为五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道子未及成年,便已经精通绘画奥妙,其作品深得张僧繇的精髓,并又有所超越,被人称为张转世。

B. 吴道子画成了地狱变相图,人们看后很受震动,因怕死后受到惩罚而断恶行善,屠夫商贩也不卖鱼和肉了。

C. 为裴旻亡母创作神鬼画时,吴道子顷刻之间将裴旻剑法化为笔法,迅速完成一幅气势壮观恢宏的得意之作。

D. 吴道子画技神奇,传说其为惩成无礼僧人,画驴于壁,驴成真撒野,直到僧人赔礼道歉之后他才将画涂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下笔之时,望者如堵,风落电转,规成月圆。

②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请于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

14. 郑板桥《题画竹》中写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因而磨墨展纸,落纸倏作变相。”吴道子创作嘉陵江山水画的过程与此相似,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①等到下笔的时候,观望的人围成一堵墙,(用笔之快)如大风刮过、如闪电飞转,(圆光)像用圆规画成、像月亮一样圆。

②将军裴旻在家为母亲守孝,到吴道子那里去(或:造访吴道子),请他在天宫寺绘制几幅神鬼的壁画,用此来(为亡母)求得神佛的保佑。    

14. ①吴道子去蜀中实地观察嘉陵江山水,这是眼中山水;
②将嘉陵江山水记在心里,化为胸中山水;
③在大同殿用一天时间绘就嘉陵江三百里山水图,形成笔下山水。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有意请我作画,为我缠绸结作彩饰,请舞一曲剑。或许因为你剑舞的勇猛凌厉,能让我的画重新跟阴界相通。”

“废画已久”,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排除BD;

“舞剑一曲”,“一曲”作“剑”的后置定语,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A.“意同”错误。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授’意为“教,传授”;句意: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道子顷刻之间将裴旻剑法化为笔法”错误。“道子于是援毫图壁,俄顷之际,飒然风起”意思是:吴道子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飒飒地刮起了大风,没有“剑法化为笔法”之意。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及”,等到;“堵”,墙;“风”“电”“规”“月”,名词用作状语,如大风刮过、如闪电飞转、像用圆规、像月亮一样;

②“居母丧”,为母亲守孝;“诣”,造访;“冥助”,神佛的佑助。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遂假吴生驿递,令往写貌”可知,吴道子去蜀中实地观察嘉陵江山水,这是眼中山水;

由“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可知,将嘉陵江山水记在心里,化为胸中山水;

由“遣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可知,在大同殿用一天时间绘就嘉陵江三百里山水图,形成笔下山水。

参考译文:

唐朝人吴道玄,字道子,阳翟人。小时候是个贫穷的孤儿。吴道玄成为一名著名的画家,是上天给他的这种才能。他未长大成人就通晓绘画的奥妙。他在东都洛阳流浪,唐玄宗知道他擅长绘画的名声,将他召入宫中为皇家作画。吴道玄的画,大体上是师承张僧繇。但是他又发展,变化了张僧繇的画法。不论从那方面看,都超过了张僧繇。吴道玄为东都洛阳、西都长安的佛寺、道观,绘制的壁画,共有三百多间,都是菩萨、鬼怪一类的画。但是每幅画上的人物形像诡谲,没有雷同的。朱景玄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我家有位姓尹的老仆人,大约有八十多岁了。曾经说过:‘我亲眼见到吴道玄给我家宗庙中门画家神时,最后画头顶的圆轮佛光时,一笔就画成了。当时。街坊邻里的老老少少,每天有好几百人,都挤在那儿等候看见吴先生作画。等到下笔的时候,观望的人围成一堵墙,(用笔之快)如大风刮过、如闪电飞转,(圆光)像用圆规画成、像月亮一样圆。有的人称吴道玄为天神。’还有一位景公寺的老僧人玄纵说:‘吴先生画成这个寺院的《地狱图》后,京都里的人都来观看,看后都惧怕死后进到地狱中受到惩罚而修善行,两市的屠夫商贩都不卖鱼肉了。’”

还有玄宗天宝年间,皇上忽然思念蜀中的嘉陵江山水。于是发给吴道玄一道手令,让沿途驿站为他提供车马,载他去嘉陵江边去写生。待到他返回京都后,玄宗皇帝问及嘉陵江山水的情状。吴道玄回答说:“我没有写生的草本,都记在心中了。”玄宗皇帝命令他在大同殿的墙壁上画出来,嘉陵江三百里锦山秀水,仅用一天时间就画完了。当时以擅画山水画而名传京都的李思训将军,也在大同殿作壁画。他的这幅山水壁画用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才画完。玄宗皇帝说:“李思训将军花费好几个月的工夫绘完了一幅山水壁画,吴道玄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画完了,两幅壁画画的都好极了。”吴道玄又在殿内画《五龙图》,五条龙摇首摆尾,象要腾飞似的,每当天要下雨时,画上就生出烟雾来。吴道玄画的人物、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都出神入化,是当时国内第一高手。张怀瓘说:“吴先生的画,是张僧繇画法的延续,这种说法是恰当的啊!”

将军裴旻在家守母丧,到吴道玄那儿,请吴道玄为他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几幅状写神鬼的壁画,用此来给在阴间的母亲求得神佛的保佑。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有意请我作画,为我缠绸结作彩饰,请舞一曲剑。或许因为你剑舞的勇猛凌厉,能让我的画重新跟阴界相通。”裴旻听了后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平常穿的衣裳,骑在马上奔跑如飞,左右舞剑,将剑一下掷入空中,高几十丈,然后向电光一样射下来,裴旻伸手拿着剑鞘接着。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宝剑,穿透了剑鞘,吴道子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飒飒地刮起了大风,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世上罕见的。吴道子一生中画了许多画,他自认为得意的作品没有超过这幅的。观看的人有几千个,没有不惊悚害怕的。

一次,吴道子向僧人讨杯茶喝。僧人没有理会他,于是他要来笔墨,在寺院的墙壁上画了一头驴后,便离开了这个寺院。一天夜里,这个寺院僧人房里的家具都被踏坏,僧人又气又恼不堪忍受。僧人知道这是吴道子在报复他们,恳切地邀请他来寺院里请求他原谅,吴道子才将壁上画的驴涂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腿,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书后作

宋·林希逸

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忆母

清·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5. 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诗都传达出诗人离家在外、归期未定之意,倪诗还含有对水路难行的无可奈何。

B. 林诗借用“归鸿”意象,刻画了诗人渴盼鸿雁传书,早点收到母亲回信的急切心理。

C. 林诗通过书报平安,以宽慰母亲;倪诗因不知母亲近况,而表现出对母亲的牵挂。

D. 两首诗的语言平实自然,不雕琢,能够在平易中直击人心,于朴素中感人肺腑。

16. “对写法”是诗人在表达主观情感时从对方写起的一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这两首诗简要分析这一手法。

【答案】15. B    16. 两首诗都写诗人思念母亲,林诗想象出母亲在灯前含泪细看家书的画面,倪诗想象出母亲思儿之泪多于自己思母之泪的情景,从对方写起,既拓展了空间、扩大了意境,又把诗人自己的思念之情烘托得更加深沉透彻,引人无限回味。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早点收到母亲回信的急切心理”错误。“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意思是我知道这封信的重要,哪怕只是一纸短短平安信,我已经想得到母亲在灯前,一定是擦着眼泪,一遍一遍地看啊!可知,并非是期盼早点收到回信的心理。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林诗是一个儿子写完家信后的酸楚幸福和惆怅,倪诗写出了对慈亲牵挂之情永驻心中,两首诗都写诗人思念母亲。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意为:我知道这封信的重要,哪怕只是一纸短短平安信,我已经想得到母亲在灯前,一定是擦着眼泪,一遍一遍地看啊!“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意为:常暗地里因思念自己的母亲而流泪,但只恐怕母亲思念自己的泪水会流得更多呀!林诗想象出母亲在灯前含泪细看家书的画面,倪诗想象出母亲思儿之泪多于自己思母之泪的情景,从对方写起,运用了古代诗歌的“对写法”。“对写法”是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抒情方法,这里两位诗人用想象怀忆结合、画面交相融合、直接落笔他处、移情于物等方式,运用想象虚设母亲那里的情形,委婉地表达自己思念母亲的感情。从对方写起,既拓展了空间、扩大了意境,又把诗人自己的思念之情烘托得更加深沉透彻,引人无限回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月虽有圆缺但终无增减来表现事物变化与永恒的道理。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描绘了山、雪、天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

(3)在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写出愁的绵延不尽。

【答案】    ①. 盈虚者如彼    ②. 而卒莫消长也    ③. 苍山负雪    ④. 明烛天南    ⑤. 问君能有几多愁    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盈,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奥运五环破冰而出、片片雪花合而为一……(         )它唤醒了人们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光荣记忆,也____出人类“一起向未来”的情感共鸣。开幕式上,人们看到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诗意情景,也感受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体”的天下情怀。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      的当下,北京冬奥会展现出人类的团结和韧性,也给全世界带来了欢乐与希望。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说,奥运会可能是这个星球最复杂的一项活动,仿佛一个巨大而又非常困难的拼图游戏。在疫情之下筹办冬奥会,难度之大更是      。然而,中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全面兑现了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这有力证明了奥运会“交给了放心的人”,也是“中国之治”在冬奥舞台写下的最新    。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冰与雪的浪漫故事令世界惊艳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B. 在冰与雪的浪漫故事中,世界被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

C.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冰与雪的浪漫故事令世界惊艳。

D. 在冰与雪的浪漫故事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令世界惊艳。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激发   交织   可想而知   注脚

B. 激励   笼罩   不在话下   注脚

C. 激励   交织   可想而知   诠释

D. 激发   笼罩   不在话下   诠释

20.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本届冬奥会写一副对联式宣传语。

【答案】18. D    19. A    

20. 示例一:冰雪开幕式彰显中国浪漫  北京冬奥会兑现世界诺言

示例二:北京冬奥会兑现四海承诺  冰雪开幕式再续五环荣光

示例三:共克困难奉献冬奥盛会 同迎冰雪展现神州雄风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语境,语段陈述的主语应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据此排除ABC;

根据前文“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奥运五环破冰而出、片片雪花合而为一……”判断,“冰与雪”作状语合适。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激发”,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激励”,激发鼓励。与后文“情感共鸣”搭配,故选“激发”。

第二空,“交织”,形容错杂地合在一起。“笼罩”,像笼似地罩在上面。语境指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错杂地合在一起,故选“交织”。

第三空,“可想而知”,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不在话下”,不在谈论的范围内,指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语境指在疫情之下筹办冬奥会的难度是可以想到的,故选“可想而知”。

第四空,“注脚”,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泛指解释、说明。“诠释”,指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语境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中国为冬奥舞台做出的解释,故选“注脚”。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式宣传语能力。

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标语的作用是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也容易起到“安民告示”的作用。可以使用对偶、对仗、对比、排比、顶针(回环)、互文、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追求大气流畅、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也可以追求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性,或者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启迪意味,抑或平实质朴、明快直接。该题给考生提供了特定情境,要求为“冬奥会”写一则对联式宣传标语,所以宣传语中要体现冬奥会特点或精神,如“冰雪”“共克困难”“展现神州雄风”等,且以对偶的形式组织语言。宣传语力求清新优美,热情洋溢,富有鼓动性。注意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仄起平收”。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修复各种组织功能和再生器官的能力。不论是对遗传病还是现代流行病,对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还是皮肤肌理,干细胞疗法都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人体衰老所表现的组织器官结构退行性病变和机能降低,其本质是细胞衰减,而细胞的衰减又主要由干细胞衰减所致。正如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说:“衰老的本质其实是干细胞的衰减。”基于此,  ②   ,就成为研究抗衰老的新思路之一。

现在,一项新研究发现,定期运动能促进关键干细胞的数量增多,使肌肉保持年轻和健康。相关数据表明,    ③    ,喜欢运动的人与快肌纤维相关的肌肉干细胞数量更多,在锻炼中表现出更强的抗疲劳能力以及更好的肌肉神经支配状态。据研究发现,当涉及维持与年龄有关的肌肉功能下降时,虽然是少量的运动似乎也有很大的作用。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21. ①干细胞是人体的万能细胞(或:干细胞在治疗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
②如何抑制/对抗干细胞的衰减(或:如何维持/增加人体内的干细胞数量)
③与不运动的人相比    

22. 研究发现(或:据研究),当涉及维持与年龄有关的肌肉功能时,即使(或:就算)是少量的运动似乎也有很大的作用。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本句位于句首,应是总起句;结合后文“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修复各种组织功能和再生器官的能力”“不论是对遗传病还是现代流行病,对神经系统、内脏器官还是皮肤肌理,干细胞疗法都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可知,陈述的对象应是“干细胞”,其在治疗疾病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故可填写“干细胞是人体的万能细胞(或:干细胞在治疗疾病上具有重要价值)”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结合“衰老本质其实是干细胞的衰减”“研究抗衰老的新思路之一”分析,这个“新思路”应是针对“干细胞的衰减”的研究,故可填写“如何抑制/对抗干细胞的衰减(或:如何维持/增加人体内的干细胞数量)”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由“喜欢运动的人与快肌纤维相关的肌肉干细胞数量更多”分析可知,“数量更多”是比较的结果,应是“喜欢运动的人”与“与不运动的人”进行比较,故可填写“与不运动的人相比”之类的句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句式杂糅。“据研究发现”是“据研究”与“研究发现”的杂糅,删去“据”或“发现”。

二是搭配不当。“涉及……下降”搭配不当,删去“下降”。

三是关联词使用不当。“少量的运动”是假设的情况,把“虽然”改为“即使(或:就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男子去面馆用餐,吃完后起身就走。老板忙问是否买单,男子说自己没有钱。

老板听后一愣,又看男子衣服有些脏,想来可能遇到了困难,便说:“你如果真没钱,下次可以再来我这里,我给你煮面条!”

此事引发热议,有人为老板的善良和格局点赞;也有人认为老板的行为应该叫停,因为此举会助长不良之风。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叙述了近段时间的一个新闻。新闻中,男子进餐馆吃饭,未事先说明,而是在吃完后才直言自己付不起饭钱。而面对男子的这一“无理”行为,面馆老板却并未计较,而是直言男子再有困难时,自己下次仍可以为他煮一碗面条。而材料第二段,热议的中心都在老板的身上,有人认可老板的善良,也有人认为老板不分是非的愚善可能会在无形中增加更多的“老赖”。因此,我们思考的重点最好也应立足于老板的身上,而不是过多着眼于就餐的男子。因此对他来说,困难虽是客观现实,但其完全可以事先说明,而不是靠隐瞒和耍赖来博取同情。或者,他也可以在事后以劳代酬,而不是让面馆老板的成本和劳动都付诸流水。

试题要求对于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此,毫无疑问不能否定面馆老板的善良。对此可以说,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遇到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尽量保持悲悯之心,即便自己过得不尽如人意,但对于人间疾苦,只要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也要尽量搭把手。虽然有时候我们行善的时候不求回报,但命运公道,总会有所回馈。与此同时,还可针对此事件,对于善良的“度”进行讨论。对此可以说,行善也要看对象,有的人会用善意回报善意,心存感激,努力前行;而有些被帮助的人却会觉得理所应当,这种人就不值得去帮助。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帮助他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不是无原则的付出。

立意:

1.善良也需有度。

2.善意也需感恩回报。

3.莫让善良助长不良之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56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