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题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河南省突遭大规模极端强降雨,部分区域发生洪涝灾害,巩义市米河镇多个村庄通信中断。有群众收到如下短信:“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受翼龙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公网恢复时间只有五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祝平安!”该短信截图瞬间在网上刷屏,网友直呼:“这就是中国速度!”“生在华夏,被照顾得太好了!”

7月21日,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2H”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跨区域长途飞行,历时4.5小时抵达通信中断区,利用翼龙无人机搭载的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翼龙无人机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翼龙系列自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飞,距今已有十四年,目前发展至第二代翼龙。“翼龙­1”是翼龙系列无人机中的首个型号,可应用于灾情监视、大气研究及气象观测、地质勘探及土地测绘、环境保护、农药喷洒和森林防火、缉毒和反走私等民用及科学研究领域。在“翼龙­1”的基础上,“翼龙­2”无人机进行了全面的机体扩大及气动布局优化,并换装了推力更强的中国国产发动机,提高了实用升限、速度和续航等一系列指标,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

而本次应急救灾的主角——“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则是在“翼龙­2”无人机系统基础上,针对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的大型救灾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的全称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不仅包括人们最直观可见的无人机飞机本身,还包括地面站、任务载荷和保障系统。在无人机升空执行任务时,地面上的相关系统会紧密监视并进行指挥。据翼龙系列总设计师介绍,“翼龙­2H”系统由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保障系统组成。无人机搭载了光电吊舱、合成孔径雷达、航拍CCD相机、应急通信保障吊舱、应急投送舱等先进设备。

这款无人机系统具有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在灾区“三断”(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探查和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

本次任务中,“翼龙­2H”通过采取公网、专网、卫星通信方式互为补充,融合空中组网、高点中继等技术,实现图像、语音、数据上下贯通,横向互联、可视指挥,帮助全面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截至21日晚8时,翼龙空中基站累计接通用户2572个,产生流量1089.89M,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为灾区受灾民众及时报告灾情、报送平安恢复了移动公网信号,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为什么不采用覆盖面更大、力量更强、信号更好的卫星通信?翼龙无人机虽强,但毕竟是第一次进入群众视野,大家难免有疑问。

其实这也是灾后重建时常有的话题。卫星通信固然信号强、范围广,但对设备有着很大的要求。卫星通信是不能直接用于我们平时手机通话的,而用空投设施或者伞兵携带卫星电话的方式有很大缺陷:灾区往往情况艰险,不仅有安全风险,而且投送的卫星电话数量有限,只能覆盖到少部分地点,相当于只能建立几个有限的单点通信,效率低下。“翼龙­2H”则不同,通过建立空中基站的方式,可定向恢复50平方千米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千米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覆盖面极广。这使得受灾群众拿起手边的手机就可以打电话,通信恢复效率更高,而且及时方便。

相较于卫星中继通话器,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成本低、易维护等特点。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时,受灾区陷入三断状态,为了第一时间获取灾区情况,需要组织空降兵跳伞安装卫星设备。当时气象环境恶劣,跳伞处于无地面标识、无对空指挥、无气象引导的“三无”状态,空降任务需要从5000米的高空盲降,毫不夸张地说,空降兵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完成任务。而现在有了“翼龙­2H”无人机,难怪有网友感叹,“再也不用派空降兵冒死跳伞了!”

(摘编自《“翼龙无人机已抵达你镇上空”,断掉的通信连上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暴雨导致通信中断后,翼龙无人机帮助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B. “翼龙­2H”是第二代,与第一代翼龙相比,它独有的“特长”是应急通信保障。

C. 无人机不仅仅是无人机飞机本身,地面站、任务载荷和保障系统都属于无人机的组成部分。

D. 有了“翼龙­2H”,再也不用像2008年汶川救灾派空降兵冒生命危险跳伞安装卫星设备了。

2. 下列各项中不是遇灾断网时不使用卫星通信原因的一项是 (    )

A. 投送的卫星电话数量有限,覆盖少部分地点,效率低下。

B. 卫星通信不能直接用于我们平时的手机通话。

C. 卫星中继通话器机动性差,成本高,不易维护。

D. 由于卫星通信对设备要求高,费用昂贵,普通用户难以承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翼龙­2的全面升级,使它比翼龙­1更能适应复杂的使用环境,做翼龙­1做不到的有些事情。

B. 无人机之所以称为无人机,是因为它不仅不需要飞行员驾驶,也不需要地面有人来监控。

C. 在河南省这次救灾中,翼龙空中基站累计接通用户2572个,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

D. 由于人们之前对翼龙无人机不了解,所以难免对它的使用性能产生怀疑,担心信号不好。

4.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5. 从文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到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

【答案】1. B    2. C    3. D    

4. ①首先介绍河南省遭遇洪涝灾害,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前去恢复中断了的通信的情况。
②接着介绍无人机的发展历史以及有关无人机的知识,特别介绍了本次执行救灾任务的“翼龙﹣2H”的工作原理和在本次救灾中所做的贡献。
③最后与卫星通信进行比较,说明选择无人机进行临时通信的优势。    

5. 中国速度:①河南省遭遇洪涝灾害后,无人机迅速飞临灾区上空,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②翼龙系列自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飞,短短十四年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翼龙﹣2H”这样先进的水平。
中国制造:“翼龙﹣2H”无人机换装了国产发动机,推力更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它独有‘特长’是应急通信保障”错误。结合材料“而本次应急救灾的主角——‘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则是在‘翼龙­2’无人机系统基础上,针对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任务研制的大型救灾无人机系统”可知,“特长”还有“灾害探查”和“应急投送”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卫星通信是不能直接用于我们平时手机通话的,而用空投设施或者伞兵携带卫星电话的方式有很大缺陷:灾区往往情况艰险,不仅有安全风险,而且投送的卫星电话数量有限,只能覆盖到少部分地点,相当于只能建立几个有限的单点通信,效率低下”可知,遇灾断网时不使用卫星通信原因是卫星通信不能直接用于我们平时的手机通话,投送的卫星电话数量有限,覆盖少部分地点,效率低下。

结合“卫星通信固然信号强、范围广,但对设备有着很大的要求”可知,遇灾断网时不使用卫星通信原因是由于卫星通信对设备要求高,费用昂贵,普通用户难以承受。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做翼龙­1做不到的有些事情”错误。由原文“在‘翼龙­1’的基础上,‘翼龙­2’无人机进行了全面的机体扩大及气动布局优化,并换装了推力更强的中国国产发动机,提高了实用升限、速度和续航等一系列指标,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可知,原文只是说“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并没有说“做翼龙­1做不到的有些事情”。

B.“也不需要地面有人来监控”错误。由原文“无人机的全称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不仅包括人们最直观可见的无人机飞机本身,还包括地面站、任务载荷和保障系统。在无人机升空执行任务时,地面上的相关系统会紧密监视并进行指挥”可知,在无人机升空执行任务时,需要地面上的相关系统紧密监视并进行指挥。

C.“在河南省这次救灾中”错误,由原文“截至21日晚8时,翼龙空中基站累计接通用户2572个,产生流量1089.89M,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为灾区受灾民众及时报告灾情、报送平安恢复了移动公网信号,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可知,是“截至21日晚8时”,而不是“在河南省这次救灾中”。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结合第1段关键句“近日,河南省突遭大规模极端强降雨,部分区域发生洪涝灾害,巩义市米河镇多个村庄通信中断。有群众收到如下短信:‘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受翼龙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公网恢复时间只有五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祝平安’”可知,第1、2自然段首先介绍河南省遭遇洪涝灾害,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前去恢复中断了的通信的情况。

结合第3段关键句“翼龙无人机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可知,第3、4、5段接着介绍无人机的发展历史以及有关无人机的知识,第6段特别介绍了本次执行救灾任务的“翼龙﹣2H”的工作原理,第7、8段介绍了在本次救灾中所做的贡献。

结合第9段“为什么不采用覆盖面更大、力量更强、信号更好卫星通信?翼龙无人机虽强,但毕竟是第一次进入群众视野,大家难免有疑问”可知,第10、11段与卫星通信进行比较,说明选择无人机进行临时通信的优势。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中国速度:结合“7月21日,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2H’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跨区域长途飞行,历时4.5小时抵达通信中断区,利用翼龙无人机搭载的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可知,河南省遭遇洪涝灾害后,无人机迅速飞临灾区上空,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

结合“翼龙系列自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飞,距今已有十四年,目前发展至第二代翼龙”可知,翼龙系列自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飞,短短十四年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翼龙﹣2H”这样先进的水平。

中国制造:结合“在‘翼龙­1’的基础上,‘翼龙­2’无人机进行了全面的机体扩大及气动布局优化,并换装了推力更强的中国国产发动机,提高了实用升限、速度和续航等一系列指标,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可知,“翼龙﹣2H”无人机换装了国产发动机,推力更强。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抢险

万芊

入夏,连日暴雨,一连半月多,河水暴涨。才停歇了两天,第二阵更猛烈的暴雨紧接袭来,似天河决堤,再加上游洪水下泄,淀泖平原一片汪洋,到处告急。

锦城绕城高架、地铁工地,已全面开挖,有的工地已开始浇筑,暴雨中,到处险象环生。

政府抗洪指挥部,市长坐镇,一边动员全城施工人员,昼夜扑在工地抽水排涝;一边要求各乡镇、部委办局分段包干,加固城内外所有围堤,确保绕城高架桥、地铁工地和全城的安全。

李局长临危受命,任机动抢险组组长,市长给他的指令是哪里有险情就支援哪里,不惜一切代价。李局长日夜扑在抗洪最前线,调用大量人力、物力、设备,打攻坚战。他把附近所有的社会施工队伍召集起来,要求负责人二十四小时待命,所有人员、设备,随时服从调造。有包工老板问李局长,费用怎么结算?李局长把市里定的紧急抢险用工经费标准跟大家摊了底,明确表态,所有费用,等抢险结束后马上按标准跟大家结算。

周大牛是个小包工头,手下有三十来人,都是他从老家带来的,沾亲带故,都是一流的干活好手,只是他们没设备、没资金、没资质,承包不了工程,只能在人家承包的工程中干些最累最苦的活儿。年前,让他们干活的大包工老板耍赖,吞了他们的工钱,玩起了“躲猫猫”,他们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的工钱打了水漂。人家回家过年了,他们却在讨工钱。最后,高人相助把耍赖的包工老板告上法庭,他们才拿到了辛苦钱。讨工钱,他们白白耗了小半年的时间。那些浑身有劲但没处使的弟兄们一个个欲哭无泪。当他们拿到最后一笔钱时,决计散伙。散伙那日,周大牛在大排档请大伙吃了顿散伙酒。大伙闷闷地喝酒,把大排档所有便宜的老白干都喝光了。第二天,就在大伙准备各奔东西时,周大牛接到宋老板的电话,让他带人参加市里的抗洪抢险。周大牛问,工钱咋结算?宋老板说,啥时候了,你问这?周大牛说,我这些哥儿们都是拖家带口出来卖命的,结不到工钱,一家老少吃啥?宋老板这次也挺干脆,这样吧,我马上跟你签约,工钱翻倍,你傍晚前拉一支能玩命干活的哥儿们。周大牛这才松口,说,行!

傍晚时分,周大牛手下三十来人,一个不落地来了。

宋老板把周大牛他们直接交给了李局长。

李局长电话里说,窑厂围堤出险,情况万分危急,你立马带着弟兄们到出险的大堤。

周大牛他们赶到时,大堤已决口,上水和下水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洪水的推力,把决堤的口子越撕越大。指挥部已调集多艘大型船舶、多辆重型车辆,准备来个“破釜沉舟”。只是,驾车堵决口,需敢拼命的高手;沉船堵决口,同样需水性好的汉子。市长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大堤,这是保城市的第一道防线,但也要确保人员安全。

现场,气氛非常紧张。李局长召集人,紧急磋商。周大牛说,来前没说让我们这样拼命。李局长马上表态,你跟大伙讲,堵决口成功,我向市里申请给你们特别奖励。

有了李局长的这句话,周大牛心里有了底,回到大伙身边,大声说,我们周家屯出来的弟兄们,我有句话问大家,大难当前,谁是孬种?不怕死的跟我上。

三十几个人,一下子振奋起来,说,我们周家屯没孬种。于是,驾车好手上了车,水性好的上了船。周大牛登上第一辆满载石料的重型卡车,开在最前面。他把车子开上大堤,把稳车头,匀速前进。就在车头接近决口时,他跳出车门,跳入堤边的急水中紧紧抓住缆绳。瞬间,那笨重的车辆一下子栽进决口里。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也相继栽进决口,驾驶人一跳车,有惊无险。几乎同时,周二牛带人驾船靠近决口,到达指定泊位,弃船上岸。这时,堤上十几条绳子,好几百人,一齐用力,重载船舶侧身扣在决堤处,决口的水流一下子减缓了。随后,一辆辆自卸车开上大堤,卸下石料,决口被堵得严严实实。

现场一片欢呼。

一个月后,洪水渐渐退去。锦城保住了,绕城高架桥、地铁工地的损失也控制在最小范围当中。市里专门开了个庆功会。市长在会上表态,要给冒生命危险堵决口的农民工兄弟颁荣誉市民称号,对他们以后在社保、医疗、孩子读书上,给予便利。

周大牛结算到了工钱,还额外领到了一笔市政府嘉奖。大伙知道周大牛一次次为他们说话,拿到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凑钱请周大牛喝一顿酒,仍在大排档,仍把那里便宜的老白干喝完。

酒到七分,有人把大家凑的一笔钱给周大牛。周大牛恼了,说,弟兄们不能这样看不起我。我带大伙出来,该做的,我不能又让弟兄们玩命,又让弟兄们流泪。大家都是拖儿带女养家的人,赚几个钱,不易呀!看得起我的,把钱收好,再跟我干。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急关头,周大牛等人在得到李局长有关工钱和奖励的表态后才投入抢险工作,说明农民工只图金钱而思想觉悟不高。

B. 临危受命,李局长勇于担当,敢打攻坚战,他履职尽责,坚守在抗洪最前线,雷厉风行,组织动员能力强,决策果断。

C. 暴雨来袭,为了确保绕城高架桥、地铁工地和全城的安全,市长一马当先,昼夜扑在工地抽水排涝,抢修加固被洪水冲毁的所有围堤。

D. 拿到了抗洪工钱和奖金后,农民工凑钱到大排档喝庆功酒,这让读者感受到城市里的农民工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快乐。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运用比喻,将河水暴涨比作天河决堤,生动地描绘出了河水暴涨、洪水泛滥的危急情形,为下文抢险作铺垫。

B. 小说开篇叙述淀柳湖平原连续暴雨所造成的的危急情况,创设悬念,产生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小说语言平易朴实,没有刻意的藻饰和精心的布局,在看似写实的故事叙述中表现人物,彰显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D. 小说以时间为序,紧紧围绕抗洪抢险这一中心事件展开叙述,中心明确,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8. 小说中的周大牛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 小说中两次写到周大牛和农民工兄弟在大排档喝酒,这两次“喝酒”有什么不同?对写人有什么作用?

【答案】6. B    7. D    

8. ①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无论是讨要工钱还是抗洪抢险,他都身先士卒,并尽量为手下人争取利益。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②顾全大局,威信很高。当接到抗洪任务时,他能不顾安危,很快把手下人全部召集起来。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种生死相依的信任。
③重情重义,不为名利。当大伙拿到抗洪工钱和奖金要给他凑一笔钱时,他严词拒绝。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种重情重义、不为名利的情义。
④有技术,有经验,干活拼命等。    

9. 第一问:
①起因和喻意不同。第一次是讨回工钱后,大牛请大家喝“散伙酒”,拼命喝的是“苦酒”; 第二次是抗洪胜利得到报酬后,大家凑钱请周大牛喝的“庆功酒”。
②人物的心境不同。第一次是闷闷地喝酒,对散伙心有不甘而又无奈,对生计充满担忧;第二次喝酒大家激动万分,感激不尽,是一种真挚感情的表达。
第二问:
两次喝酒表现了农民工真实的生活处境,写出了在都市中的农民工生活的艰辛和赚钱养家的不易,突出了他们淳朴厚道、勤俭节约的个性以及患难与共的美好品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只图金钱而思想境界不高”错,从原文看,这些农民工有过被欺骗的经历,所以他们对李局长有些不信任;另外,李局长只对他们说特别奖励,没说工钱。

C.“市长一马当先,昼夜扑在工地抽水排涝,抢修加固被洪水冲毁的所有围堤”错误。张冠李戴,市长主要是坐镇指挥,部署抗洪抢险工作。原文表述是“一边动员全城施工人员,昼夜扑在工地抽水排涝;一边要求各乡镇、部委办局分段包干,加固城内外所有围堤,确保绕城高架、地铁工地和全城的安全”,并且表述“抢修加固被洪水冲毁的所有围堤”与原文不合。

D.“感受到城市里的农民工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快乐”错误。拿到工钱和奖金,凑钱喝庆功酒,能感受到的是农民工的艰辛与不易,“幸福与快乐”有所夸大,有失偏颇。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所有人物形象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错,文章以叙述故事为主,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也并非是着意刻画的,其余人物更谈不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周大牛问,工钱咋结算?宋老板说,啥时候了,你问这?周大牛说,我这些哥儿们都是拖家带口出来卖命的,结不到工钱,一家老少吃啥?”“周大牛登上第一辆满载石料的重型卡车,开在最前面。他把车子开上大堤,把稳车头,匀速前进。就在车头接近决口时,他跳出车门,跳入堤边的急水中紧紧抓住缆绳”可知,周大牛作为包工头在讨要工钱和抢险中有责任感,勇于担当。

“周大牛心里有了底,回到大伙身边,大声说,我们周家屯出来的弟兄们,我有句话问大家,大难当前,谁是孬种?不怕死的跟我上”“三十几个人,一下子振奋起来”可知,周大牛在大难面前顾全大局,在农民工中威信很高。

“酒到七分,有人把大家凑的一笔钱给周大牛。周大牛恼了……看得起我的,把钱收好,再跟我干”可知,周大牛重情重义,不为名利。

“周大牛是个小包工头,手下有三十来人,都是他从老家带来的,沾亲带故,都是一流的干活好手”“不怕死的跟我上”“就在车头接近决口时,他跳出车门,跳入堤边的急水中紧紧抓住缆绳”可知,周大牛有技术,有经验,干活拼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次喝酒“散伙那日,周大牛在大排档请大伙吃了顿散伙酒。大伙闷闷地喝酒,把大排档所有便宜的老白干都喝光了”,在耗了小半年的时间终于要回了工钱后,周大牛请大家喝的是“散伙酒”,心情沉闷,对未来充满忧虑;

第二次喝酒“拿到钱,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凑钱请周大牛喝一顿酒,仍在大排档,仍把那里便宜的老白干喝完”是在结算到了工钱,还额外领到了一笔市政府嘉奖后,大家凑钱请周大牛喝的“庆功酒”,大家的心情是激动而愉悦的,喝酒最能表达此刻兄弟之间的情谊。

分析两次喝酒的不同,要结合喝酒这一事件的起因、背景和人物的心境来分析。再结合小说表现的主题来看,小说主要表现农民工在城市谋生活的艰辛,“喝酒”这一故事情节更能展现农民工之间朴素而真挚的兄弟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公如楚,及汉,闻康王卒,欲还。叔仲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夫义人者,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服焉?闻畏而往,闻丧而还,苟芈姓实嗣,其谁代之任丧?王太子又长矣,执政未改,予为先君来,死而去之,其谁曰不如先君?将为丧举,闻丧而还,其谁曰非侮也?事其君而任其政,其谁由己贰?求说其侮,而亟于前之人,其仇不滋大乎?说侮不懦,执政不贰,帅大仇以惮小国,其谁云待之?若从君而走患,则不如违君以避难。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乃遂行。反,及方城,闻季武子袭卞,公欲还,出楚师以伐鲁。荣成伯曰:“不可。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若楚之克鲁,诸姬不获焉,而况君乎?彼无亦置其同类以服东夷,而大攘诸夏,将天下是王,而何德于君,其予君也?若不克鲁,君以蛮、夷伐之,而又求入焉,必不获矣。不如予之。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君其入也!”乃归。

(节选自《国语·鲁语》,有删改)

材料二:

公还,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曰:“闻守卞者将叛,臣帅徒以讨之,既得之矣,敢告。”公冶致使而退,及舍而后闻取卞。公曰:“欲之而言叛,只见疏也。”公谓公冶曰:“吾可以入乎?”对曰:“君实有国,谁敢违君!”公与公冶冕服。固辞,强之而后受。公冶致其邑于季氏,而终不入焉。曰:“欺其君,何必使余?”及疾,聚其臣,曰:“我死,必无以冕服敛,非德赏也。且无使季氏葬我。”

(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删改)

[注]①襄公,鲁襄公。②叔仲,鲁国大夫叔仲带。③楚王芈姓。④季武子,鲁国大夫,名宿(一作夙)。⑤卞,鲁国公室的一座城。⑤公冶,季武子的私属大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B.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C.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D. 君之于臣/其威大矣/不能令/于国而恃诸侯/诸侯其谁/暱之若得楚师以伐鲁/鲁既不违夙之取卞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汉,闻康王卒”与“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

B. “而何德于君”与“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于”字含义相同。

C. 玺书,文中指季武子以印章封记送给鲁襄公的文书。“玺书”秦朝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D. “固辞,强之而后受”与“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叔仲带认为大家应该借鉴君子“计成而后行”的智慧,凡事要考虑周密,既然两国开战在所难免,鲁国就应该提前谋划好抵御楚国的办法。

B. 材料一中,荣成伯认为,尽管鲁国大夫季武子夺取下城的举动不合规矩,但是如果请求楚国出兵来讨伐季武子,无论胜负,对鲁襄公来说,都是不利的。

C. 材料二中,鲁国大夫季武子侵占下城,却谎称下城有人叛乱,自己率部下去平叛,已经取得了卞城。鲁襄公识破了季武子的谎言,看出了他的不臣之心。

D. 《国语》和《左传》对鲁襄公回国后的记述,显示出不同的侧重点,《国语》重在记言,以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左传》也记言,但叙事较为翔实,刻画人物生动形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义人者,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服焉?

(2)夙之事君也,不敢不悛。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

14. 公冶临终前对他的部属所说的话,表现了公冶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C    11. A    12. A    

13. (1)认为别人有正义,本来是应该庆贺他的喜事,慰问他的忧患,何况我们是出于畏惧而服从楚国呢?

(2)季武子侍奉君主,不敢不改。喝醉后发怒,醒来后欢喜,这难道会有什么伤害?    

14. 正直,拒绝不是靠德行得到的奖赏。忠于国君,痛恨欺骗、背叛国君的行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君对于臣,权威应该是很大的。如今君主命令在鲁国国内行不通,而依赖其他诸侯国,天下诸侯还有谁来亲近鲁国呢?如果搬来楚军讨伐季武子,鲁国民众既然不违背季武子袭取卞城的意志,那么就一定会听从季武子命令,他们的防守一定是很坚固的。

“于国”做“不能令”的状语,状语后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暱”做“诸侯其谁”的谓语,“之”做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错误,两句中的“及”字含义相同,意为“到”。句意:到达汉水,听说楚康王去世。/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

B.两个“于”都是“对”的意思。句意:他们对您会有什么恩德。/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

D.“固辞,强之而后受”中的“固”的意思是“坚决”。句意:公冶坚决推辞,襄公坚持要给才接受了。“固一世之雄也”中的“固”的意思是“本来”,句意: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

A.“既然两国开战在所难免”错误。由材料一原文“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可知,况且君子先成计谋而后行动,你们的计谋形成了吗?如果有抵御楚国的战术,有守卫鲁国的防备设施,那么我们是可以不去楚国的;如果这些都还没有,那就不如到楚国朝贡。由此可知,叔仲昭伯论述了两种情况,且明显认为鲁国不宜得罪楚国,更不宜与楚国开战。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义”,意动用法,认为……有正义;“固”,本来;“吊”,慰问。

(2)“事”,侍奉;“悛”,改变;“庸”,难道。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及疾,聚其臣,曰:‘我死,必无以冕服敛,非德赏也。且无使季氏葬我’”可知,到病危时,公冶召集身边人,说道:“我死后,一定不要用冕服入殓,因为这不是靠德行得来的奖赏。同时不要让季氏来安葬我。”由此可知,公冶正直,拒绝不是靠德行得到的奖赏。

由原文“公冶致其邑于季氏,而终不入焉。曰:‘欺其君,何必使余?’”可知,公冶把自己的封邑还给季武子,就再也不进季氏的家门。他说:“他要欺骗国君,何必派我去?”再结合“且无使季氏葬我”可知,公冶忠于国君,痛恨欺骗、背叛国君的行为。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襄公到楚国朝贡,到达汉水,听说楚康王去世,便想返回鲁国。叔仲带说:“您来楚国,并不是想找一个安身之处,而是为了鲁国的利益,因此才不怕劳苦路远而听命于楚国。我们并不是认为楚国有正义,而是怕它的大国之名和甲兵众多。认为别人有正义,本来是应该庆贺他的喜事,慰问他的忧患,何况我们是出于畏惧而服从楚国呢?由于畏楚而前往朝贡,听到楚王去世就返回,如果楚国仍然是芈姓继承王位,谁又能代替楚国嗣王作为丧主呢?楚王太子已经年长,而执政的人又没有换人,我们为先君楚康王而来,康王去世后就返回,谁能说楚国嗣王以及执政的人不如先君康王呢?鲁国本来应该为楚丧有所举动,如今闻丧之后却返回,谁能说鲁国这种行为不是轻侮呢?楚国大臣侍奉新君而当政,谁能说他们对新君已有二心?楚国君臣追求除掉那些轻侮自己的国家,比他们的前人动作还要快,这样楚鲁之间的仇恨不是更大了吗?楚国君臣除掉那些轻侮自己的国家毫不手软,执政大臣对楚王没有二心,以楚国这样大的敌国来恐吓弱小的鲁国,谁又能抵御楚国呢?跟随君主走向祸患,还不如违背君主意志来规避灾难。况且君子先成计谋而后行动,你们的计谋形成了吗?如果有抵御楚国的战术,有守卫鲁国的防备设施,那么我们是可以不去楚国的;如果这些都还没有,那就不如到楚国朝贡。”于是鲁国君臣继续前往楚国。鲁襄公从楚国返回,走到方城时,听说季武子袭取卞城作为己有,鲁襄公想返回楚国都城,请楚国出兵讨伐鲁国正卿季武子。荣成伯说:“不可以。君对于臣,权威应该是很大的。如今君主命令在鲁国国内行不通,而依赖其他诸侯国,天下诸侯还有谁来亲近鲁国呢?如果搬来楚军讨伐季武子,鲁国民众既然不违背季武子袭取卞城的意志,那么就一定会听从季武子命令,他们的防守一定是很坚固的。如果楚国战胜了季武子,姬姓诸侯国连窥测鲁国土地的机会都没有,何况是您呢?楚国也会安置他们的同姓来镇服东夷,排除华夏诸侯国,这样楚国就会称王天下,他们对您会有什么恩德,难道会把下城还给您吗?如果楚国不能战胜季武子,那么您率蛮、夷讨伐鲁国,如今又要求进入鲁国,季武子一定不会答应的。不如把卞城送给季武子。季武子侍奉君主,不敢不改。喝醉后发怒,醒来后欢喜,这难道会有什么伤害?君主您还是归国吧!”于是鲁袅公一行回到国内。

(节选自《国语·鲁语》,有删改)

材料二:

鲁襄公回国,到达方城。季武子攻占了卞城,派公冶去问候鲁襄公,公冶走后,季武子派人追上公冶,带给他用印章封好的书信,让他交给襄公,信中说:“听到守卞人要叛变,下臣率领部下讨伐,已经占领了卞城,谨此报告。”公冶拜见襄公后退出,到了住处以后才知道攻取卞城之事。襄公说:“想要得到它却借口说它叛变,只能说对我表示疏远。”襄公问公冶道:“我可以入境吗?”公冶回答说:“国君拥有国家,谁敢违背国君?”襄公奖励公冶冕服。公冶坚决推辞,襄公坚持要给才接受了。公冶把自己的封邑还给季武子,就再也不进季氏的家门。他说:“他要欺骗国君,何必派我去?”到病危时,公冶召集身边人,说道:“我死后,一定不要用冕服入殓,因为这不是靠德行得来的奖赏。同时不要让季氏来安葬我。”

(节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丹霞蔽日行

曹丕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

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标题可判断本诗体裁与曹操《短歌行》一样,同为四言乐府诗,行文风格清丽工练、深婉细腻,体现了曹丕“诗赋欲丽”的文学观。

B. 四时不同,景物各异,外界物候对诗人的刺激使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由此足见曹丕虽为政治家,但也有情感细腻丰富的一面。

C. 古诗咏叹月盈月亏、花开花落的佳篇迭出,花月虽为美景,但多以乐景衬哀情,本诗也流露出望月惊心,花落而悲之感,并为结尾抒情蓄势。

D. 诗人篇末直抒胸臆,发出了既然我之所思古来有之,又何须多言的嗟叹,与开篇诗人见到“丹霞”“彩虹”之美景时的欣喜构成对比。

16. 本诗借自然景物及其变化抒发了哪些人生感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晚霞和彩虹虽美,但很快就会化为乌有,抒发了好景不长,美丽易逝的感慨。
②流水逝去象征时光飞逝,落叶纷纷象征四季轮回,暗示光阴飞逝,无法改变。
③通过落单悲鸣的孤雁,抒发了人生无常,祸福难测,孤独是人生常态的感慨。
④通过月盈则亏,繁花易败,抒发人间盛衰有常,荣华难久的感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构成对比”错误。开篇诗人见到的漫天的晚霞、垂天的彩虹虽然绮丽、绚烂,但是随着夜幕的降临和水汽的消散,终将化为乌有,所以,也是以乐景衬哀情,奠定了全诗哀伤的情感基调,并不存在与篇末情感上的对比。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意思为红霞遮天蔽日,彩虹遥挂天际。开篇诗人见到晚霞、彩虹虽然美丽,但夜晚来临后,终将化为乌有,抒发了好景不长,美丽易逝的感慨。

“谷水潺潺,木落翩翩”意思为山谷中的溪水潺潺作响,树上的叶子翩翩落下。“谷水潺潺”,流逝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而“木落翩翩”则舞蹈的是美丽的零落。流水逝去象征时光飞逝,落叶纷纷象征四季轮回,出于对生命意识的深刻反思,暗示光阴飞逝,无法改变。

“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意思是一只迷失方向的孤鸟在云层中悲哀地鸣叫。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这只孤禽因上面四句诗歌背景的宏大更显其孤与悲。通过落单悲鸣的孤雁,抒发了人生无常,祸福难测,孤独是人生常态的感慨。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意思是月亮圆了将会残缺,凋谢的花儿将不再繁荣。“月盈则冲”是为了衬托人的悲欢离合;“华不再繁”也得意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的无奈。时不我待,人生转眼即逝,月盈则亏,繁花易败,抒发人间盛衰有常,荣华难久的感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2)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_________”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3)鸟是古典诗文中常用的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其他的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②. 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 孙仲谋处    ④. 人道寄奴曾住    ⑤.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⑥. 闻道龙标过五溪示例二: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示例三: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示例四: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示例五: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示例六: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示例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扪、胁、徘徊、觅、溪、溅、噪、逾、幽、蓬、殷勤、踪。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是一种智慧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毛泽东主席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在多年的革命生涯里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虽日理万机却嗜书如命,仅菊香书屋藏书就有9万多册,分成11大类,堪称读书典范。“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养成愿读书、勤读书、课读书的好习惯,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如今,各类书籍多如牛毛,图书质量_____①_____,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好书如同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如同和高尚的人谈话——或如春风拂面,使人心旷神怡;或循循善诱,令人_____②_____;或荡气回肠,让人拍案叫绝。如果仅为黄金屋、颜如玉而读,那是对读书这一高尚行为习惯的亵渎。所以,读书一定要分良莠,选书而购,择书而读,否则就开卷无益了。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一个人读书再多,不能活用,不仅于事无补,且不如不读。因而,学习、思考、实践,三位一体,_____③_____,不可分割。只有善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才能获得宝贵金钱所买不到的财富。人不读书不足以成长,每个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读书氛围才能在全社会建立起来,国民素质和社会风气也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有读好书、善读书、爱读书,才能获得宝贵金钱所买不到的财富。

B. 只有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获得金钱所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C. 只要读好书、爱读书、善读书,就能获得金钱所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D. 如果善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就能获得金钱所买不到的宝贵财富。

【答案】18.     ①. 参差不齐    ②.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③. 相辅相成    

19. 借代。借体为黄金屋、颜如玉,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黄金屋和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代指出人头地。化繁为简,文笔精炼,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有生动的效果,引人联想。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指图书的质量不一,可选用“参差不齐”。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第②空,语境指读一本好书能令人顿悟,可选用“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后比喻忽然理解、明白了。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第③空,语境强调学习、思考、实践,三位一体,互相补充,可选用“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如果仅为黄金屋、颜如玉而读,那是对读书这一高尚行为习惯的亵渎”中,“黄金屋”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就是金钱和美女,化繁为简,文笔精炼,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有生动的效果,引人联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语序不当:

一是“善读书、爱读书、读好书”语序不当。就读书而言,“爱读书”是“读好书”的前提,“爱读书”“善读书”,三者具有逻辑递进关系;改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二是“宝贵金钱所买不到的财富”语序不当。从句子成分搭配角度看,根据多层定语中不带“的”定语更靠近中心语这一排列原则,“财富”的定语“宝贵”应置于“金钱所买不到的”之后。

修改完全正确的只有B项。

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孤独》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像画卷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是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一直是拉丁美洲一个不温不火的作家。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震惊了整个文坛。一时间,马尔克斯名声大噪,成了世界级的作家。关于《百年孤独》,有一个轶事。一个记者问起贾平凹对这本书的看法,他说他从来没有读过,也不知道好看在哪里。这很有意思。现实生活中,想必不少人有同样的想法,却不敢说出来,就像小资产阶级不敢承认自己对红酒和雪茄一窍不通;可一个完全消费得起红酒和雪茄、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富豪,却可以非常坦然地说出这句话。很多初读《百年孤独》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感觉:乱。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乱的感觉,也源自于一种被震慑,像是一整个南美洲大陆的掠影,带着烈阳、暴雨和极度难忍的痛楚扑面而来。还没有准备好承受这种痛楚的人,往往会本能地选择闪避。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要注意划线语句与前后文之间的衔接自然,不得改变原意。

22. 把修改后句子变成一个单句。

【答案】21.  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
    

22. 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魔幻现实主义写法、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

(1)“来源……是源于……是源于……是源于……”句式杂糅,从语句与后文衔接自然的角度看,“是源于”需与后文“也源自于一种被震慑”衔接,因而需删去“的来源”。

(2)“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语序不当,“那种强硬的”应修饰“叙事风格”,应改为“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短句变长句的能力。

短句变长句,是把一组句子组合成结构复杂单句。第一步,找准句子主干,分析所给的几个短句中共同陈述的对象,定为长句的主语,然后再依次确定谓语和宾语。第二步,合并枝叶,合并表意相同的词语,提取各次要语句的主要信息,将其他短句改为该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的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后,整合答案,做逻辑与语法上的检验,力求语句表意明确、自然流畅。

本题中,首先确定主干句,“这种‘乱’”作句子的主语,“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是并列型的句子成分,可采用并列关系抽取法,将“可能是源于”作为句子的谓语成分,所以单句的主干为“这种‘乱’,可能是源于……”。然后将并列成分“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魔幻现实主义写法”“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按照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成句子的宾语即可。

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水从高原流下,由西向东,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冲过浅滩,划过激流,越过了湖泊中层层的鱼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它逆行了那么长,那么久,它是一条勇敢的鱼。”一位年轻人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说。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为梦想而奋斗

有一条鱼放弃大海的广阔与自由,选择逆流而上。它越过浅滩,躲过鱼网,挤过石罅,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心目中的目的地——高原冰川。然而,还没等它来得及欢呼,便在瞬间被冻成“冰鱼”。就这样,一条微不足道却勇气可嘉的鱼,为理想献出了生命。

这使我陷入了沉思。为了一个近乎不可能的梦想去奋斗,乃至献上自己的生命,值得吗?然而,但丁的话提醒了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恍然大悟。人生短短数十载,能坚定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奋斗,不失为一桩幸事。秉持自己的梦想,哪怕付出多大的代价乃至生命,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然而,甘愿像那条勇敢的鱼那样为梦想奋斗终身的人又有多少呢?放眼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在梦想面前信誓旦旦,作胸有成竹之态,而遇到一点点困难便畏首畏尾,搔首踟躇?有多少人浅尝辄止,雷声大雨点小,而真到需要较真时却美其名曰“吾不求甚解”?更有甚者,多少人在梦想面前首鼠两端,瞻前顾后,浑然不觉自己在消逝梦想时,也在消逝生命?

这些人在那条鱼面前,显然体型与尊严不成正比。鱼虽小却明志,人虽大而无知。在鱼的眼里,只要认定了方向,便不管前方是沙滩网口,还是山涧石罅,只要能到达高原冰川,便虽死无憾。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有人说,坚持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奋斗,即使没有实现梦想,也必能从中获得意料之外的战利品。话虽如此,但坚定方向并非一件易事。能有多少人像李时珍一样用27年的心血来完成一本《本草纲目》?能有多少人有能和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为复国大业甘为阶下囚?在现代这个充满功利的社会,能拨开世俗迷雾,在心灵深处偏安一隅的人,太少太少。比尔·盖茨说:“人生就像一场火灾,你能做的就是尽力从中抢救更多的东西。”其实,人生岂止是一场火灾?饥饿、疾病、自然灾害充斥这个社会,能泰然处之并坚守方向的人不多。但是在中国,就有这样一位与饥饿作战仍坚持奋斗的人——袁隆平。在他的眼里,饥饿并不可怕。他的目的地不是高原冰川,不是险滩戈壁,,而是几亩绿油油的杂交水稻试验田。他用水稻和饥饿作战,他心怀天下,为自己的目标,义无反顾。他不要名利,他所喜的是“笑看稻菽三重浪”。

生活中,我们不缺乏高谈阔论的议论家,我们缺乏的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想想也是,学学那条鱼,为梦想奋斗终身,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记叙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五段文字组成。前三段文字,记叙了渤海里的一条鱼逆流而上的故事,它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游上了高原,却在瞬间被冻成了冰。最后两段是一位年轻人和一个老者对这条鱼的评价,年轻人认为它是一条勇敢的鱼,老者虽然认可了这条鱼伟大的精神,却惋惜它没有伟大的方向,只能得到死亡。

材料的关键词是:勇敢、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方向、极端逆向的追求。纵观这条鱼逆流而上的全过程,综合年轻人和老者的观点,可以说这条鱼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也并非无懈可击,需要我们辩证看待,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渤海之鱼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环境,选择了与祖辈不同的生命方式,它的行为是一种超越,是对本族群长期形成的生命状态的超越。它虽然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历史的相框中:生命短暂,而精神永恒。成了“冰鱼”,这结局是悲剧,但它的生命过程分外的精彩,一路过浅滩,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罅,上高原,览冰川,美在过程。我们的人生亦如此,生命短暂,但可以追求过程的精彩和辉煌。当然,渤海之鱼虽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错误,任性随情,为一时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启发我们,立志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奋斗。挑战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极端,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假如渤海之鱼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审视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锻炼,待体能恢复、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远的追求,就不仅能够延长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远。

从“认识与思考”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首先要确定立意,是认可还是否定渤海鱼的精神和做法,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认可或否定渤海鱼的哪一点,认可或否定这一点的理由,我们新时期的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习或汲取它的经验或教训。也可以运用辩证思维,运用并列式结构,谈渤海之鱼身上值得肯定的精神和做法,值得内省的教训和反思。

立意:

1.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2.人不能极端逆向地追求。

3.正确的方向比伟大的精神更重要。

4.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75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