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单选题 1.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单选题

1.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2.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 B.向德国索取巨额赔款

C.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D.重新划分德国的疆界

3.“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他要求公正和平的的理想口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这里“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

4.美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A.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没有实现 B.美国反对惩罚和削弱德国

C.美国企图领导世界的目的未达到 D.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未得到协调

5.下图漫画反映了英国在欧洲的一种传统对外政策,能体现英国这一外交政策的史实包括

①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②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③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④与法俄结盟,对抗德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形成了三条战线。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东线 B.南线 C.北线 D.西线

7.电影《我的1919》讲述的是中国年轻的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据理力争的感人故事。那么,顾维钧在会议期间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战胜国与战败国代表在会上发生激烈争吵

B.苏俄代表在发言时尖锐地抨击英法美等国的强盗行为

C.日本同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条约

D.英法两国在对德处置问题上争论不休

8.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意等国领导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了激烈的争吵,但在这次会议上他们也有共识。他们一致赞同

A.恢复欧洲势力均衡 B.削弱并且肢解德国

C.公平解决战后问题 D.防止苏俄势力扩展

9.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示:“德国的未来是在海上的,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

A.决心与英国平等开展殖民争夺 B.对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野心

C.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高度重视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

10.“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这句话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是(   )

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东方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11.《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A.领土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军事问题

D.赔款问题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事件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13.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大、范围广、伤亡惨重,损失严重。那么,战争的性质是:

A.塞尔维亚的民族独立战争

B.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

C.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D.各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革命运动

14.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第一个具有广泛职能的世界组织。下列有关国联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以维护和平为基本宗旨但实质上是英美维护霸权的工具

B.“大国一致”原则实际上不能发挥制止战争的作用

C.正式成立于1920年,总部设于瑞士

D.战败国和苏联等国家始终被排除在外

15.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凯恩斯认为,“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丘吉尔认为,是“胜利者的蠢事”。列宁则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这表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

A.建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基础上 B.导致封建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复辟

C.是现代国际治理体系的源头 D.使欧洲失去了对世界的影响和控制

16.有人指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形成这个观点的依据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B.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交战国均为欧洲国家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17.“欧洲仍以英法为中心,而亚太地区则以美国为中心”。这一国际格局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多极化趋势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实际上,1917年因两大发展……而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正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欧洲阶段转变到全球阶段。”如果作为其描述的依据,下列各项中有误的是

A.俄国具有革命倾向的士兵支持革命

B.俄国爆发革命同时宣布退出战争

C.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D.中国北洋政府正式向同盟国宣战

19.如图漫画名为《沸点》。漫画中的人物代表英、法、德、俄、奥匈等国,他们坐在一只蒸汽桶上,桶上写着“BALKAN TROUBLES”(巴尔干麻烦)。该漫画表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 B.两大军事集团挑唆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关系

C.同盟国集团在战争中处于劣势 D.帝国主义国家竭力压制巴尔干地区的矛盾

20.1917年4月以后,美洲的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玻利维亚、秘鲁等国纷纷对德宣战或断交。对此解释恰当的是(   )

A.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世界大战 B.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C.美国开始向协约国出口战略物资 D.世界大战的中心转移到美洲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

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论述题

22.在20世纪初的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甚嚣尘上,民族利益至上的观念占据着主导,一战前的欧洲处于全民性的“战争兴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兴奋”

材料一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愈发高涨。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之后,在他的哥哥住处搜出“整整一个图书馆那么多的贝尔格莱德出版的关于种族主义的书籍”。在整个战前,在整个中东欧地区,泛日耳曼主义、泛匈牙利主义、泛突厥主义等广泛流行。在意大利,很多政治家甚至也声称,要把意大利文明传播到全世界。1895年,约瑟夫·张伯伦宣称,“我对这个民族———盎格鲁一萨克逊民族,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统治民族——信心十足。这个民族自豪、坚韧、自信、果决,任何时候都不会因环境或变化而退化,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和普世文明的主宰力量。”一战前,德国陆军元帅毛奇曾说:“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法国,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一直处于对德国的民族复仇之中。1912年一次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文科学生说要在战争中找到一种有关能量与力量的美学典范,在他们看来,战争提供了完善人类德行、提升能量统治、牺牲自己超越个体价值的契机。50%的巴黎高师的学生(1905-1918届)死于战争。

——李宏图《“文明经受考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起源》

材料二1914年8月,德国鼓动民族仇恨的宣传随处可见,各类雷人的明信片很快铺满街头,“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民众踊跃报名参军、应征入伍。

——徐健《“乌拉爱国主义”:一战前德国社会心态的若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极端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五大国在利益的争夺上有共同点和不同点,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利益。由于各国实力不同,处境不同,又各有侧重。但根据自身实力提出要求。这一点是相同的。故选B。

2.C

【详解】巴黎和会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列强分配战争赃物的会议,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体现了其分赃的实质,故选C;ABD不能体现“分配战争赃物”,排除。

3.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1920年在威尔逊主持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宣告成立,故A正确;二战后成立联合国,1924年威尔逊已经去世,排除B;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1961年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4.C

【详解】由于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C正确;按照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成立了国际联盟,A错误;美国不反对惩罚与削弱德国,只是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B错误;D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5.C

【详解】从漫画中可以体现出英国的维持均势政策,不管把自己的力量加在哪一边,目的是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力量均衡,属于英国均势外交的表现,①正确;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也是为了牵制法国,②正确;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不是均势外交的表现,均势外交主要是对欧洲大陆国家,③错误;与法俄结盟,对抗德国,也是为了制约德国的力量强大,④正确;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6.D

【详解】英德矛盾是一战前的主要矛盾,德国主要是向英法的殖民地位提出挑战,所以西线是主要战线,故选D;ABC不符题意,排除。

7.D

【详解】电影《我的1919》讲的是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期间的亲身经历,故D正确。在巴黎和会上,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没有资格参加,故AB错误;有关山东的问题时是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发生的,排除C。

8.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D项正确;A项是英国的意图,排除;B项是法国的意图,排除;巴黎和会是战胜国的分赃会议,“公平”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考查德国的对外扩张。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宣示“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这反映了德国对外扩张并建立世界霸权的野心,B项正确;材料中威廉二世没有论及要与英国平等开展殖民争夺,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D项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亚非拉国家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进步运动,形成了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B项正确;材料中的“东方各民族”指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没有涉及俄国十月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由于英国在海外拥有广阔的殖民地,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也就成为英国最大的愿望,答案为B;ACD不符合英国的愿望,排除。

12.C

【详解】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C项正确;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推进了一战的爆发,但不是导火线,排除A、B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进程中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故选C;虽然塞尔维亚具有民族独立战争的性质,但是无法改变英法俄德等国争夺殖民地的性质,A错误;一战时主要参战国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错误;D不符合史实,排除。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C选项正确;国际联盟实质上是英法维护其霸权的工具,A选项错误;国际联盟实行的是大会一致而非大国一致,B选项错误;德国和苏联后来参加了国际联盟,D选项错误。

15.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部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等等,该体系内部交织各种矛盾呈现出不稳定性,因此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基础上。A项正确;一战后已经不存在封建主义在欧洲的复辟,排除B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对现代国际治理体系的发展,排除C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欧洲仍然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同时美国国际影响力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一战的主要战场是在欧洲,但也涉及到其他地方,如日本宣战后,进攻中国山东,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故B项错误;一战后期,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先后宣战,因此实际交战国不仅仅是欧洲国家,故C项错误;一战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的力量,但不能称之为毁灭性打击,故D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因而称之为“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故A项正确。

1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英法通过巴黎和会操纵欧洲,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在亚洲的中心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政治、经济和殖民体系,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雅尔塔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B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8.B

【详解】俄国虽然在1917年爆发革命但是退出一战是在1918年,B错误,符合题意;ACD均符合1917年的一战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D

【详解】漫画中代表英、法、德、俄、奥匈等国的人物都在压制这只写着“巴尔干麻烦”的蒸汽桶,这意在说明帝国主义国家竭力压制巴尔于地区的矛盾,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萨拉热窝事件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的帝国主义国家是集合在一起的,看不出两大军事集团挑唆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关系,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同盟国集团在战争中处于劣势,排除C项。故选D项。

2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这一时期,随着欧洲战场愈发朝向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不利于同盟国的变化,这就促使更多的未参战国或中立国纷纷加入到协约国阵营一边,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11月(俄历10月),这显然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符,故A项错误;美国仅仅在一战行将结束之时为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才加入协约国阵营作战,美国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在向协约国源源不断地出口战略物资以大发战争横财,故C项错误;一战的主战场始终在欧洲,故D项错误。故选B项。

【点睛】

21.(1)欧洲民众: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国家: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2)转变:格老秀斯主张国际战争应受法律约束,并提出诸如交战规则、战俘待遇、武器使用等原则。《国际联盟盟约》: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意义:格老秀斯提出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这将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国际联盟盟约》由此建立的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作有益探索,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3)直接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人们普遍渴望和平。影响:和平主义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主义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

【详解】(1)根据材料“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 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得出民众的看法。根据材料“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得出国家的看法。

(2)根据材料“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 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可得出其主张。根据其主张,从战争受线束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对战争所造成危害的减轻角度概括。

(3)根据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出直接原因。结合三、四十年代二战前的情形回答可得出,与西方的绥靖政策有关。

22.示例:弥漫欧洲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对一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欧洲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走在前列,率先掌握了世界霸权,也由于欧洲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致使一战前极端民族主义膨胀。各国的民族主义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宣扬本民族利益至上(泛民族主义思潮),蔑视其他民族利益;宣扬种族优劣论,为侵略扩张辩护;利用历史问题做文章,宣扬种族复仇思想;以文明或高尚的名义,宣扬军国主义思想等。这些思想经过政治人物和民族主义者的宣传、煽动,受到了广泛认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进一步激化了国际矛盾,为大战的爆发做了充分动员。德国富有军国主义传统,狂热的战争宣传,是促使德国成为战争发起者的重要原因。

极端民族主义本质上是狭隘的、反动的。大战带来的灾难证明,极端民族主义损人不利己。各国应该自觉抵制极端民族主义和霸权主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内容,结合史实,自拟论题。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题目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愈发高涨”可得出弥漫欧洲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对一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结合相关史实,从民族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来论述。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9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