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阅读训练
- 文言文阅读
阅读《庖丁解牛》,完成各题。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骑,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 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 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C.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散落,卸落
D. 善刀而藏之 善:认为……好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
B. 进乎技矣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D. 官知止而神欲行 提刀而立
3. 对下面两句话的翻译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尝见全牛也。
②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 ①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
②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B. ①未曾看到活着的牛了。
②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C. ①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
②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是要重新拿到磨刀石上磨一磨。
D. ①未曾看到活着的牛了。
②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是要重新拿到磨刀石上磨一磨。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不 符 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诗意化地展现了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艺术。
B. 第二段写文惠君的赞叹与询问,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精湛,结构上有过渡作用。
C. 第三段中,庖丁以自己解牛的经历、感悟、表现等诠释了自己对“道”的追求。
D. 末段表明文惠君对庖丁传授的解牛技术没有兴趣,他是想通过学习解牛来养生。
5. 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够达到游刃有余、炉火纯青的境界,根本原因是他“所好者道也”。解牛时,他能够“①______”、“②_____”地循着牛体自身的结构去用刀,依自然规律行事;而当他面对牛筋骨交错聚结的难解之处时,他又能够以“③_____”的态度与“④_____”的动作去谨慎面对、细心处理,不鲁莽、草率地对待。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庖丁解牛》)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蒲松龄《促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杜牧《阿房宫赋》)
6.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虽然___________(2)被___________(3)走___________
7.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典,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B. “东曦”指日神东君,传说日神乘着六龙驾驭的车,“东曦既驾”指太阳已经落下。
C. “钩心斗角”,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对;斗角,指屋角相连。
D. 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兼具诗歌与说明文的特点。
8.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视为止,行为迟。
(2)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9.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出自《世说新语》)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节选)
《庄 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逍遥游(节选)
《庄 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足之所履 履:踩 B. 善刀而藏之 善:爱惜
C. 怒而飞 怒:奋起的样子 D. 腹犹果然 果然:吃饱的样子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中《经首》之会 而后乃今培风 B. 臣之所好者道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C. 视为止,行为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提刀而立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B.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告诉我们,这种“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无为境界并非原生的、天然的,而是经历了多年实践过程的。
B. 庄子在《逍遥游》中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极力形容其声势之磅礴、飞之高、去之远。
C. 无论是《庖丁解牛》还是《逍遥游》,庄子均运用寓言以明理,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语言上极尽渲染,使读者明知玄虚,仍陶醉其中。
D. 与《逍遥游》的汪洋恣肆、意出尘外所不同的是,《庖丁解牛》以寻常的解牛来表达养生处世之道,看似寻常最奇崛,其难能可贵自不待言。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二、默写
15. 理解性默写
(1)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庖丁在最后一阶段解牛时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庖丁解牛到关键部分时仍保持谨慎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庖丁解牛后怡然自得神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D、C、A、D、【参考答案】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怵然为戒 动刀甚微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D.善:揩拭。句意:刀擦干净,收藏起来。
故选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为,介词,替,给。句意: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为,动词,做、下刀。句意: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
B.介词,相当于“于”,比。句意:比技术更进一筹。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C.以,都是介词,凭借,用。句意: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
D.而,连词,表转折。句意: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而,连词,表修饰。句意:我提着刀站立起来。
故选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①“全牛”,指完整的牛。句意: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②“若新发于硎”,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句意: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故选A。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D.“文惠君对庖丁传授的解牛技术没有兴趣,他是想通过学习解牛来养生”错误,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意思是“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并非“想通过学习解牛来养生”,而是从这番话里悟出了养生的道理。
故选D。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循着牛体自身的结构去用刀,依自然规律行事”的提示,可筛选出原文中“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两句话。
根据“面对牛筋骨交错聚结的难解之处时”,可找出态度为“怵然为戒”,动作为“动刀甚微”。
参考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6~9.【答案】【参考答案】(1)虽然:虽然这样 (2)被:覆盖 (3)走:通达、A、【参考答案】(1)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慢下来。
(2)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参考答案】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虽然,每至于族”句意:虽说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虽然:虽然这样。
“如被冰雪”句意: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被:覆盖。
“直走咸阳”句意:一直通到咸阳。走:通达。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太阳已经落下”错误,“东曦既驾”指太阳已经升起。
C.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好像兵戈相斗。
D.“兼具诗歌与说明文的特点”错,兼具诗歌与散文的特点。
故选A。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视”,眼睛;“行为”,行动因为;“迟”,迟缓、慢。
(2)“而”,通“尔”,你的;“覆算”,算账。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应该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两处“曰”后一般停顿;
“若”是连词,表假设,“月中无物”主谓宾齐全,应从其后断开。“当极明邪”是假设句的后句,其前断开;
“不然”否定语意,句意完整,其后断开;
“人眼中有瞳子”与“无此……”是两种情况,中间断开。
参考译文:
因为那牛体的骨节有空隙,刀口却薄得像没有厚度,把没有厚度似的刀口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它对于刀的运转必然是大有余地的了。因此,它用了十九年,刀口却像刚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虽说是这样,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它难以处理,因此小心翼翼地警惕起来,目光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放慢了,使刀非常轻,结果它霍地一声剖开了,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我提着刀站起来,为此我环顾四周,为此我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庄子·庖丁解牛》)
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孩子哭着跑了。
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不久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再也没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悲伤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
(蒲松龄《促织》)
六国灭亡,四海统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宫殿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长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水波上,天空没有起云,何处飞来了苍龙?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出现了彩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之中,一宫之内,气候却不相同。
(杜牧《阿房宫赋》)
10~14.【答案】B、D、B、C、【参考答案】(1)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割断筋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砍断骨头。
(2)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就停止),常常飞不上去,落在地上罢了。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善”,揩拭,擦拭。句意: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故选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又。句意: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副词,才。句意:这时候才凭借着风力。B.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助词,的。句意: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C.介词,因为。句意: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聚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为这而缓慢下来。句末语气词,呢。句意:为什么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D.均表修饰。句意: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故选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不厚”作“积”的补语,二者不可断开,排除AC;“胶”是“置杯焉”的结果,“水浅而舟大也”是“置杯焉则胶”的原因,故应在“胶”后断开,排除D。故选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错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应为“超现实的创作手法”。故选C。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岁”,每年;“更”,更换;“族”,一般的;“折”用刀砍断骨头。(2)“决”,疾速的样子;“抢”,触,碰;“控”,落下。参考译文:
庖丁解牛(节选)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逍遥游(节选)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提前三个月来准备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15.【答案】(1)臣之所好者道也 近乎技矣
(2)方今之时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
(3)怵然为戒 视为止 行为迟 动刀甚微
(4)提刀而立 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
【解析】略